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北宋包公演义》最新章节。
话说这日,包拯、董氏、艾虎、欧阳春、黄洪诸人接受邀请,随县尉王泊赴燕脂街萧宅,迨令妹王溦与萧献忠婚庆毕,将近黄昏,遂诸人辞别出萧宅,复返县衙来。
因于婚宴上,艾虎、黄洪诸人饮过不少酒水,此时皆有几分醉态烂熳,一路的晃晃悠悠。幸而有包大人、夫人董氏以及欧阳春随行,诸人自是有所节制,尚路途不甚远,方才未招起莫须有的事端来。当至县衙时,却见艾虎趔趄上前扭住黄洪,竟而问道:
“愚弟此前力劝黄兄恳请包大人做个月老,求娶王溦姑娘,不想黄兄迟迟踌躇不决,可是心中另有所属否?”
然王泊听得此言,遂躐进包拯身旁问道:“既有此事,大人可曾知晓?”当见包拯摆一摆手以示否定,继而,王泊望向黄洪笑言道:“黄都头既无心于吾妹,想必心中另有所属矣。”
对此,黄洪满面惭愧道:“诚谢艾贤弟与二位大人关切!——小人如今已经而立之年,况家道不济,安能配得上县尉大人之妹。再则,小人确然心有所系,只是与伊一直难以启齿。”
随后,艾虎又道:“既然如此,黄兄何不就今日将事言明,恳请包大人作主,达成黄兄心愿,岂不是好。”
包拯听罢,想一想道:“此乃好事,若不违国家法度,拯自当尽量成全之。”说话间,诸人已不觉至内宅来,包拯转而道:“诸位先请入屋内,黄都头再将其原委告知来如何?”
于是,诸人随包拯步入客厅,相邀就坐。董氏却邀欧阳春,并携包颖、包蕙至别屋闲坐,不在话下。
且说包拯诸人,待吩咐下人呈上茶水来,各自饮用一番后,黄洪遂才言道:“小人心下所系者,乃小人同村之人,已故义兄梅小九之妻,燚儿之娘杨氏也。”
随即,艾虎问道:“黄兄何以惦念一寡居之妇?——况梅小九又因何而故?黄兄可言明否?”
未几,黄洪道:“今难得包大人、王大人、艾贤弟诸位在坐,容小人将其原委细细告知。此事说来话长,当于五年前言起,记得乃景祐元年深冬,当时刘知县赴任天长不久。那一日,正值燚儿弥月,义兄梅小九邀得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于家中酒席庆贺。临近傍晚时分,有姓名刘十二者,彼此虽不甚交情,然邻里间乃同龄之人,闻声前来赴宴,此乃常理,无人在意。谁知,其于席上贪饮得几杯,借酒发起疯来,义兄近前劝慰其早些归家歇息,可刘十二终究是变本加厉,吵嚷不休。或许义兄因一时酒劲上来,又难免年轻气盛,惹得气急不过,就强行将其推搡出院落去,并随手紧闭院门。但听那酒徒又于院外吵嚷半晌,一场风波方才平息过去。
“不料次日,刘十二无端死于家中,其妻方春莲竟而一纸诉状,以斗殴害命事告义兄于县衙。刘知县遂受理案件,即遣差役将义兄逮捕入狱,并带领仵作亲往刘宅验看。然其尸身除脸颊与胸部略有些淤青,四肢见二三处擦伤,皆无致命之理,更未勘出有何药害征兆,使得刘十二死因不明。然义兄虽是百般不服,可因前一日之事终究难辞其咎。故此,又遭刘知县几番严刑拷打,只怜义兄遭此横祸,痛不欲生,索性再无争辩,任由处置。
“后来,历经州府复审,念及刘十二死因不明,然义兄与之生前斗殴属实,且以致人死,遂判徒流之役。即将发配之期,小人特此打点,疏通关节,陪同义嫂杨氏前往探视义兄。眼见义兄,曾经生龙活虎之男儿,却已是神色恍惚,憔悴不忍人睹。然当日,义兄面对亲人,显得平静异常,就小人特此陪同义嫂前去探视深表欣慰,并一再将妻小托付照顾。就当时之情景,小人安能多想,惟有一一应诺。而后,义兄竟感叹人生已无可恋,又何以忍受颠沛流离之折磨。对此,小人只好随义嫂从旁劝慰几句,又因狱卒催促,遂相辞而别。
“不想事隔一日,就得差役前去报知义兄是夜死于狱中,义嫂听闻,已欲哭无泪。是以,小人急忙又协助义嫂前往料理,借此曾察看义兄尸身,惟颈下多一道淤痕,别无缘故。然事已至此,无可奈何,只得请人将义兄抬回村里,凭亲友张罗超度安葬罢了。
“事后,一来念及义兄情谊与生前托付,时常对义嫂杨氏、幼侄燚儿之生活予以资助;二来念及小人若另娶妻室,就伊娘儿之照顾恐有失周全,然心下虽存有些许意向,终究颇多顾虑,故一再延误至此。今小人之终身大事,当恳求二位大人予以成全。”
黄洪言罢,王泊进而道:“去岁尝翻检过黄浪村刘十二命案卷宗,案卷记录与今日黄都头所述一致,记得大人当时有所质疑,只是念及当事人梅小九已因案而卒,故未予以深究。”
包拯听后,颔首相应和。乃想一想,转而道:“黄都头此事虽有所难为,确然又于情理之中。至来年,拯自当尽力撮合之。”
于是,艾虎言道:“今得以包大人出面,黄兄之事定然可成,在下当祝贺黄兄来年新喜!”
艾虎话音刚落,王泊继而笑言道:“难得艾少侠如此费心,都头就当请少侠做个良媒,岂不甚好。”
这时,黄洪赶忙回道:“正是,正是!小人诚谢二位大人与艾贤弟垂怜!——至那日,一定沽上几坛好酒,恳请诸位赴村里做客,望二位大人、艾贤弟及在坐诸位不可推辞。”
对此,在坐之人皆予以应诺。接着,又闲聊一些不关紧要的话,渐渐时辰已晚,遂相继告辞而去。
待年关过后,借得一些闲暇,包拯特此差黄洪回黄浪村领杨氏来见。杨氏至时,包拯有意请出内子董氏作陪,并借故遣黄洪离去。
这时,董氏正向杨氏探问道:“妹妹甚名?现今芳龄几何?”
杨氏回道:“妾杨氏,小名柳儿,现已二十七岁。”说话间伊却将一双秀眼几番好奇地窥视包拯,竟而又道:“曾听洪叔言包大人不只断案如神,公正无私,更面貌亦黑过常人,今得见包大人尊容,的确令妾肃然生敬。”
包拯向来因秉性峭直,处事严谨,一张黑脸难见笑容,今闻伊之言,不禁会心一笑。
于是,董氏言道:“今日虽是初次见面,不想杨妹妹这般率直,真叫人好生亲近。”
然而,杨氏却道:“今承蒙包大人与夫人召见,妾甚感意外。——只是,不知所为何事?”
包拯道:“今确有一桩要紧之事,拯自知难为,故特地召汝前来商议。”
杨氏道:“妾不过一村妇,有何能耐,敢劳动包大人召见?”
包拯道:“亦非别事,拯不过念及黄都头已而立之年,仍旧单身一人,然去岁末方得知汝乃黄都头义嫂,此事理当义不容辞。”
对此,杨氏感慨道:“自妾夫梅小九因故于牢狱含恨而去后,数年来,亏得洪叔对妾娘儿俩多有眷顾,才使生计无忧,妾岂能不感洪叔情义。然妾亦为此伤神不已,曾多次劝慰洪叔当娶妻室,只恨难识洪叔心意,故至今不遂人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