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十八秒的烟花》最新章节。
又一位爱凑热闹的说“听说都是熟悉的人带去的,然后一个转手给一个,一旦进入黑厂就算是死了没有埋的那种了。”
穿着灰衣服的那位中年妇女说“就是了,听人家说心里害怕的很,我倒是希望她是嫁人,嫁人总要回来说一声,我是怕被人家拐去卖了。”
“要不然你家王慧从小就聪明,现在应该都有十九岁了,还又读过几学书(读过几年书)?”
有一个人插嘴说“一个人是说不清楚的,有些人看起来憨粗粗(有点傻的人)的,但是人家就是好过,聪明伶俐的还不是有被拐的,这样的例子多的很。”
大家说的五花八门,再怎么担忧,也没有办法,只有听天由命了。大家聊着聊着天就黑了,只好原路返回了。
接她们睡觉的人也来了,因为人多,所以村里一户人家睡几个,都是提前打好招呼的,大家也各自去睡觉了,贪玩的有在主人家玩耍的。
第二天,有的人已经坐立不安了,有了回家的心思。几个同龄的姐妹和王珍儿在屋里聊天。
一位穿着花衬衣的姑娘说道“姐,你的小妹妹好可爱哦,萌嘟嘟的。”
另一个开玩笑说“萌嘟嘟的喜欢将来你也可以自己多生几个。”
有人说“要不我把我家的侄儿子介绍给你,我那侄儿子条件还不错,有三个套间的大瓦房,还是工人?你要是嫁给他吃穿不用愁。”
姑娘害羞的说“我才不要呢!我还想在娘家多待几年呢!再说了,就算我现在已经十七八岁了,我妈是个受过教育的人,思想跟你们不一样她才不会强迫我呢,她说了,如果遇不到合适的人,宁愿单着,因为错误的婚姻一生都是痛苦。”
姑娘自豪的说着,惹得其他的姐妹都很羡慕。因为在农村,大多数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包办。女孩们受过教育的也少,老人们一致认为,女孩读书就是给人家培养人,因为女孩子终究要嫁出去的。如果有那个精力和钱不如培养儿子,儿子才是值得托付的那个人。宁愿蹲儿子的灰坑,也不要蹲姑娘的花坑。
一位穿橘色衣服的女孩说“就像我的未婚夫,我们也只见过两面,没有什么感情基础,我也不喜欢他,无奈父母收了他的彩礼钱,我自己又拿不出钱来退婚,至于他的为人,也只能靠运气,希望自己运气好一点,遇到一个有责任的我就谢天谢地了。”说着在那里叹了口气
“你不会给大人们说,你不喜欢他吗?”
橘色衣服的女孩又说“我也跟我妈说,她就一哭二闹三上吊,我也怕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的几个哥哥肯定不会放过我的。只能赌一赌了,万一赌赢了也说不定呢。所以从一开始的强烈反对,到现在的慢慢的也妥协了,因为别无选择了。”
穿着花衬衣的姑娘又接着说“庆幸我妈妈是个受过教育的人,当年我外婆也是由妈妈自己做主的选择了我爸爸,因为外婆也是受过教育的,还是个老师,能生在这样的家庭是何其的幸运。”
另一个姑娘说“如果将来我的女儿长大了,我会让她自己做主,我会去强迫她,不会让她走我走过的路,我只会给他分析,能或者不能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于她自己。”
说着说着,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与憧憬。
几个大妈走进来也一起闲聊。
其中一位说“欣欣,听说你去过城里打工?城里与我们乡下有什么不同?你给我们说说,让我们长长见识。”
欣欣便开口说“城里确实比农村要繁华的多,可是有些他也比不上农村,比如说我们农村的风景好,空气新鲜,吃的都是新鲜食材,家禽也是自己用包谷喂的。城里可不一样了听说城里的那些鸡是为一种药的,具体是什么药我也不知道。城里好的是好,那里的地板都是硬的。
“我们这里有的地方也是硬的有什么不一样?”
欣欣说“人家叫那个路叫做水泥路,就像嗯……让我想想怎么形容好呢?就像我们用石头砌房子那么硬,还比我们的墙还要光滑。”
“竟然还有比墙还要光滑的路不是。”
欣欣接着说“那里还有电视?”
有人又发问了“电视是什么?会吃饭吗?”
“不是啦,电视就是里面有人,就像我们一样会动,会说话,会唱歌,会跳舞。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还以为里面是真的人呢!能看电视的前提是有电。”
“电又是干什么的?”
“我也不知道,就是有根绳子,然后牵到哪里哪里就有电,那个绳子是塑料的,然后接个小太阳(灯泡),晚上就和白天一样的亮了,就不像我们要点蜡烛或者点煤油灯。”旁边的人都专心致志的听她说
就像学生听课一样的,听着生怕错过了什么。
“也许多年以后,我们这些地方也会通电的,到时候我就攒钱给我爸爸买台电视。”
“那玩意儿贵不贵?”
“当然贵了,我给他干活的那家人的那台说是1000多的,我一个月的工资也就400块。”
穿橘色衣服的姑娘羡慕的说“我都没见过400块钱呢。那你干的活是干什么?”
“”那家人是开馆子的,我是帮忙洗碗洗菜擦地洗衣服,只要我能干的我都做,老板娘对我挺好的,她说我勤快。我呢也知道能有这样一份工作是不错的,自己也不敢怠慢自己能做的都做了。我这几天都是请假来的,过几天我也回去了。”
位年纪稍微小点的姑娘“那还要不要人啊?要人我和你一起去嘛”
“我可不敢带你去,再说了,你家大人肯定不让你去的,我也没这个胆量带你去,到时候他们找我麻烦,我怎么办嘛?”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天不知不觉的就黑了,就算再想长长见识,为了省点煤油,还是去睡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有人提议回家了,有的,还不想离开。少数就服从多数,早晚都要回去的,天色早好赶路,最后还是决定回去了。王珍儿依依不舍拉着母亲的手。
“珍儿,送到这里了,回去吧!”
王珍儿泪水欲夺眶而出的说“要不,你们晚点再走?”
“傻闺女,今天早晚都要走的,想妈了你就回来住几天,快回去了。”
婆婆也在一旁依依不舍的样子客气的送走亲戚们,几番拉拉扯扯,最终他们还是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