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门诊部的小故事》最新章节。
庆余堂的百年药臼还凝着晨露,林半夏跪坐在蒲团上,看李济舟师父用犀角匙挑起麻黄绒。老药师腕间的沉香手串擦过紫铜药吊子,雾气里浮着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残页。
“麻黄汤治太阳伤寒,可这荨麻疹属风热...“半夏话音未落,师父突然将药汁泼向天井。晨光穿过悬壶济世匾,药液在青砖上蜿蜒成经络图,“瞧见没?阳脉浮紧如蛇蜕。“
手机在此时震动,急诊科发来患者照片:青年男子浑身风团,眼睑肿得透亮。李师父扫了眼舌苔照,“此非寻常瘾疹,是阳毒发于皮腠。“枯指在药柜游走,停在一罐碧色盐霜上,“加石膏四两,效仲景越婢汤意。“
半夏抱着青花药罐赶回同仁堂时,陆明远正按着患者抽搐的四肢。“过敏休克!“护士尖叫,肾上腺素笔滚落在地。患者颈项红斑如戴火环,AI脉诊仪发出刺耳鸣叫。
“慢着!“半夏扯开患者衬衫,膻中穴处三枚暗红疹点组成三角,“这是麻杏石甘汤证!“她踢翻明代药柜最下层的暗屉,滚出的麻黄竟是蜜炙过的。
鞠南星闻声而来,银针已刺入患者十二井穴:“厥阴风动,当开四关。“她腕间九针胸针反射着冷光,“同仁堂旧档记载,1953年霍乱大疫,麻黄汤救过整船红疹患者。“
陆明远看着血氧值回升,突然抓起麻黄药包:“这含伪麻黄碱...“话音被半夏的怒视斩断。她将石膏粉撒入智能萃取仪,“李师父用海盐煅过,钠离子通道阻滞作用正好平喘。“
患者苏醒时,正听见半夏在训实习生:“麻黄汤不是发汗峻剂!“她掀开患者后背,蝴蝶骨处浮着片霜花状红疹,“此乃寒包火,当如春日破冰。“纳米雾化器喷出的药露裹着麻黄碱微粒,在患者体表凝成青霜。
“我是造船厂焊工...“患者嗓音沙哑,掏出的工作证照片却是清秀书生模样。智能药柜突然警报大作,第三层抽屉自动弹开——那里躺着支布满铜锈的焊枪,标签显示“1987年船坞事故遗留物“。
鞠南星用艾条熏着患者足底,“接触过船漆?“男子忽然战栗:“三个月前...货舱密封作业...“他扯开衣领,锁骨下方密布针尖状紫斑。陆明远对着皮肤镜惊呼:“重金属沉积!“
暴雨突至,同仁堂檐角铁马齐鸣。半夏凝视着麻黄在药吊中浮沉,忽然奔向地下室。尘封的樟木箱里,1953年的诊疗簿记载着类似病例,发黄的纸上画着艘锈迹斑斑的货轮,旁注“漆毒入血,以汗解之“。
子夜急诊铃再响,患者再度昏厥。鞠南星扒开他眼皮:“肝风内动!“半夏却将麻黄汤混入紫雪丹,用百年竹沥水送服。陆明远看着患者汗出如浆,纳米监测屏显示汞离子随汗液蒸发,在皮肤表面结成霜花。
黎明时分,患者讲述的故事浸透药香:货舱闷罐作业,劣质船漆遇热挥发,工友们接连病倒。智能药柜投射出重金属代谢路径,麻黄成分正将汞离子逼向毛孔。
“这汗...“患者摸着结晶的额角,“像海盐。“半夏递上青瓷碗,里头漂着朵晒干的木蝴蝶,“李师父让加的,解漆毒。“
鞠南星忽然掀开患者裤脚,脚踝处的陈旧烫伤宛如船锚,“十年焊工,火毒早已入络。“她取来同仁堂秘制的三黄膏,里头混着纳米级活性炭。
陆明远在化验室呆坐至天明,看着质谱仪图谱上麻黄碱与汞离子的共结晶结构。晨会上他攥着论文草稿,标题赫然是《传统方剂与现代毒理学的量子纠缠》。
患者出院那日,同仁堂天井落下今冬初雪。男子脱下工装,穿着月白长衫临摹药柜上的《伤寒论》。半夏发现他腕间系着红绳,末端拴着片青铜碎屑——正是那支古旧焊枪的残片。
庆余堂送来新制的麻黄膏,李师父附的信札上画着阴阳鱼,鱼眼处分别点着“汗“与“毒“。智能药柜开始自动配伍重金属解毒方,而船厂方向传来汽笛长鸣,新下水的货轮正劈开冰封的港湾。
半夏在暮色中整理病案,忽然瞥见患者留下的素描本。最后一页画着同仁堂的飞檐,瓦当上蹲着只融雪的小兽,爪下按着粒发光的麻黄结晶。檐角铁马在风中轻旋,将四百年前的药香和纳米雾化的药露,搅成新世纪第一缕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