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最新章节。
曹军渡过渭河后,在南岸安营扎寨,与马超的军队再次对峙。马超等人忌惮曹军声威,请求割让土地求和,曹操拒绝了这一请求。马超率军挑战,曹操则坚守不出。
不久,马超等人再次提出以送儿子为人质为条件求和,曹操为分化离间关中诸军,假意应允。
韩遂与曹操本就相识,此时请求与曹操会面,曹操欣然同意。二人在阵前骑马交谈,曹操故意只聊京都旧事,对当前战事只字不提。
韩遂返回军中后,马超询问谈话内容,韩遂答 “无所言”,马超心中起疑。
几天后,曹操亲自给韩遂写信,却故意在信中多处涂抹修改,仿佛是韩遂所为。马超见到此信,疑虑更甚。
曹操见时机成熟,果断出兵与关中军决战。交战之时,曹操先用少量兵力迷惑敌军,待敌军放松警惕,再派精锐骑兵分路突袭,一举大破关中诸军,阵斩成宜、李堪等将领。马超、韩遂仓皇逃往凉州,杨秋则逃至安定郡。
这一次出征,曹操可谓是颇有收获,将关中地区尽数平定。
与此同时,刘备留下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亲自率领数万步兵入蜀,与刘璋在涪城会面。张松、法正、庞统等人都劝刘备趁机袭击刘璋,刘备却认为此事事关重大,不可操之过急。
而那毫无防备的刘璋为向刘备表示友好,还向许都朝廷上表推荐刘备代理大司马,兼领司隶校尉。
刘备像模像样礼尚往来,推举刘璋行镇西大将军,继续领益州牧之职。
如此一来,刘璋十分高兴,不仅为刘备补充兵力,让他督领白水军去攻打张鲁,还赠送刘备二十万斛米、千匹战马、千辆马车,以及大量缯絮锦帛等物资。
但是刘备狡猾,他带着人马和辎重北上至葭萌后,便驻军不前,转而广施恩德,以收揽民心。
“当年赤壁一战,彻底击碎了曹操统一天下的宏图壮志,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在往后漫长的几十年里,曹、刘、孙三位枭雄及其麾下团队,于乱世中纵横捭阖,你争我斗,纷争不息。
“他们或建功立业,或苦心经营;或紧握权柄,或善用谋略;或心怀苍生,为百姓谋福祉,或致力开发,让偏远之地焕发生机。然而,三方势力发展轨迹各异,最终竟一同走向了三家归晋的结局!”
袁绮绮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中,所行之事实在微小而平凡。
她提笔写书,过着小日子,可心中却不由得常常思索着天下未来的走向。
初来时,她从未想自己一介女子能改变历史的轨迹,心中只怀着最朴素的愿望 ,安稳度日,不为衣食钱财而烦忧。
可命运就是这般安排,让她来到了孙权身边,成为孙权的夫人,她的儿子亦是孙权的继承人。
袁绮绮并无宏大的志向,不过是想坚持笔耕不辍,挣钱操持家业,毕竟养育儿子、陪伴他成长,需要耗费诸多心血与钱财。然而,在这些平凡的目标之外,她又不得不为儿子的命运忧心,亦牵挂孙权的前途。
当然众所周知,孙权年轻时非常优秀,称得上人中龙凤。尽管孙权也曾遭遇艰难险阻、挫折困境,可其青年与壮年时期,整体运势非常好。在孙权的治理下,江东,也就是后来的东吴,逐渐发展成为强盛之国。
但孙权的后期,尤其是当他的子嗣们渐渐长大成人后,三国局势已发展得更加错综复杂。彼时,三国之间关于边界、地盘的纷争不再那般激烈,可各国国内各阶层、家族之间的权力争斗,却更加暗流涌动,其激烈与凶险程度,令人不寒而栗。
回顾历史上孙权漫长的一生,袁绮绮着实感慨。
孙权年轻时,曹操未能将他击败,刘备、关羽亦未能让他折戟,甚至曹操之子曹丕,在孙权面前也屡屡受挫,被孙权简直拿捏得恰到好处。
“对曹魏是战是和,皆由孙权掌控,尽显其一代风云政治家的权衡手段。”
然而,到了晚年,孙权却被东吴内部复杂的局势、子嗣接班人等棘手问题所困扰。
“或许,并非是这些问题困住了孙权,而是再伟大的英雄,也终有谢幕之时。再擅长权衡谋略、制衡各方的政治家,也不得不与自己的政治生涯告别,退出历史的舞台。至于身后之事,纵有万般不舍,也只能无奈放手。” 袁绮绮可谓是抓住了规律。
袁绮绮因为写下《行医散记》无意间救下华佗的性命,而华佗又在之后救了周瑜性命。这二人,如今皆是孙权身边不可或缺的存在。
袁绮绮虽因着书在这个时代很受欢迎,与孙权的夫妻关系也算融洽和睦,但她不知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力量,能让未来多年后的孙权心绪平稳,少犯错误。
“登儿!” 每当袁绮绮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将他软糯可爱的小小身躯抱在怀中时,便会不由自主忧虑儿子的未来。
她的思绪穿越时光,想象着二十年后、三十年后的孙登,将会面临怎样的竞争与难题?那时的他又需要怎样的支持?是兄弟的携手相助,是父母毫无保留的疼爱支持与助力,还是江东各大家族的鼎力拥护?
袁绮绮并非精于政治权谋之人,可她凭借着细腻的心思与敏锐的洞察力,也能将其中的利害关系看得透彻。
“我儿不能没有兄弟姐妹相互扶持,但子嗣太多,又是祸端。”
袁绮绮思索着如今刘备孙权和曹操三足斡旋的局势,心底也会不自觉地揣度,究竟该如何打破这微妙的平衡。
然而,她不得不承认,现阶段的孙权,沉稳得令人惊叹。
自刘备从孙权手中借走荆州,至今已近两年时光。表面上,二人仍是盟友,可刘备近期离开荆州、前往益州协助刘璋攻打张鲁的军事行动,却全然是个人决断。
早在两年前,孙权便派鲁肃与刘备当面商议,提出借道益州、共攻此地并平分战果的提议,如今刘备却未作任何说明便擅自行动。若不是周瑜按捺不住,执意率领五千兵马前去探查,袁绮绮猜想,孙权或许仍会按兵不动。
“孙权究竟在盘算什么?难道真要坐视刘备拿下益州,还指望刘备未来乖乖归还荆州?可刘备显然并非如此‘仗义’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