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曾仕强讲易经》最新章节。
你走全世界,你会发现中国人储蓄的习惯最普遍,储蓄的比例那是世界第一。所以外国人常常觉得很奇怪,你们收入又不多,怎么每家都有储蓄。
你到西方去看,他们收入都比我们多,但是每个月花光光还不够。
他们都是寅吃卯粮,这个月薪水领来以后,就开始负债欠债。因为他都是用信用卡了,都是先花掉了。
一还掉糟糕了,又没有了,又开始借了,然后下个月发薪水又还掉。他永远过这种日子。
一旦发生什么风吹草动的时候,他就毫无办法。
泰的时候要记住,很可能随时会有否来,可是我们还是不讲泰极否来,我们还是始终要讲否极泰来。这是我们这个单元,特别要提出来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现在我们看到泰卦跟否卦,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情?
泰··否
?··?
?··?
你看泰卦跟否卦,正好这边是阳,那边就是阴;这边是阴,那边是阳。它是错卦。
可是它又是综卦,你把泰卦颠倒过来就变否卦,把否卦颠倒过来就变泰卦,可见这两卦的关系非常密切。
但是你如果把泰卦的上下两个卦交换一下,它就变否卦。你把否卦的上下两个卦交换一下,它就变泰卦。这种卦叫什么,叫交卦,交卦就是上下对调交换卦。
否根泰这两卦,它又是错卦,又是综卦,又是交卦。
你慢慢地去体会,这当中的道理就是几乎是分不开的。
否中有泰,泰中有否,泰了紧接着就是否,否了紧接着就是泰。
那到底是否极泰来,还是泰极否来?我们不妨去看看卦序。
卦序泰卦是第十一卦,否卦在第十二卦。很明显的告诉我们,当你泰泰泰的时候,否就已经出现了。
当你很乐的时候,悲就出来了。当你庆功宴的时候,你就种下了很多很多危机。
照理说应该是泰极否来。可是《易经》它不这样讲,它倒过来告诉我们否极泰来。
这就是它给我们很大的信心,说你不要失望,你不要放弃,你不要消极,你不要完全顺其自然。
你要怎么样?你要知道,虽然说否极泰来是很遥远,很缓慢,很辛苦。
为什么,因为泰到否就是一卦之差。可是否要回到泰卦了,它要走六十二卦,这六十二卦是很漫长的一个过程,这个对一个活的人来讲是等于零。
可见我们另外有办法,不必要走六十二卦。这个叫什么?要用人力,以人为的方式来加速否极泰来。
用人力 以人为的方式加速否极泰来
有没有这种办法?有。
你看看你把泰卦放在那里,你把否卦也放在那里。你会发现当中只要调动几个爻,它情况就变动了。
我们既然要讲否极泰来,我们就要把否卦放在前面。
否··益
?··?
?··?
你想想看,你把否卦的初六爻跟九四爻,两爻对换一下。它会变成什么,它就变成益卦。
益
?
?
益,就是利益的益,它是《易经》的第四十二卦。
你说怎么可以随便把一个卦两个爻对调?这个有一个名词叫做爻之。
爻之就是爻变动。
爻之 爻变动
初六跟九四,因为它们两个是相对应的,一个是下卦的初爻,一个是上卦的初爻。你两个对调一下,否卦马上变成益卦。
然后你把益卦的初九把它放到最上面,意思就是你把它颠倒过来了。
益··损
?··?
?··?
你看看益卦的综卦是什么?它就是损卦。
大家就听出来,怪不得我们那么重视损益表,这个损益表就从这里来的。
否··益··损
?··?··?
?··?··?
你把否卦调成益卦,然后一倒过来就变损卦。
否··益··损··泰
?··?··?··?
?··?··?··?
损卦把上九爻跟六三爻一对调,它就变泰卦了。
一共才经过两个阶段而已。
有否而益,然后损,最后就泰。
那你想想也不对呀,否益我还可以接受。因为否否否,现在有了收益的,当然是好事情。
那怎么益要把它变成损呢?
这个各位花点时间,去看看这个损益损益的关系,你就知道,我们一般人总认为说钱出去就是损,进来就是益。
其实也不尽然,钱是要流通的,你流通得合适的,它损益损益,它的功能其实是相同的。这边损那边就益,那边益这边就损。
这跟泰是一样的,泰当中有否,否当中有泰。益当中有损,损当中有益。
所以不要把益跟损看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不要。曾老师想这是每一个人要去调整的心态。
你能益能损,你就否极会泰来。
我们心里要有准备,当你过好日子的时候,你就要想,有一天我日子不好过的时候怎么办?这个不是说没事找事,一天到晚老往坏处想,这是《易经》所不同意的。
它只是要我们说,你今天的收入不要完全花光,你要留点积蓄以供不时之需。
泰卦爻之,就是它六个爻里面有一个爻,它会跑到另外一个阶段去,那就叫爻之。
之就是到的意思,从这里到那里,从初六爻然后到九四爻,或者从六二爻到九五爻也可以。
所以《易经》的卦,它是每个卦它都有关系的,牵扯来牵扯去。就是我们常讲的那一句话,叫做牵一发动全身。
我们先看否卦所造成的,你把二五调整,它就变既济卦,它是《易经》的六十四卦,这很有意思。
既济
?
?
泰卦跟否卦它是相综,既济卦跟未济它也相综。泰卦跟否卦互错,既济跟未济也互错。泰卦否卦它可以交换,既济跟未济同样可以交换。
你从这当中你应该可以想到很多很多,就是凡是同性质的,它变化起来会比较快;凡是不同性质的,那你又要有个过程来慢慢调整。
所以为什么我们老要找那种志同道合的人,就是沟通起来比较方便。
你看电视剧的时候,只要有人老远给你送信。当这个信到了主人的手上,主人会不会马上打开信来,马上看信马上处理?不会。
拿到信一看这是谁送来的,第一句话一定问吃过饭没有?赶快去吃饭。或者先问都不问,交代陪他去吃饭。
你先把他安定下来,你再做你的事情,人家下一次才会乐意替你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