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人生不过是个巨型瓜田》最新章节。
我跟表弟间,更像是微信上的陌生人,几年都没一条聊天记录。我们平日鲜少联系,就连在朋友圈点个赞都觉得唐突。
但每次过年回家,我们还是得尬聊,无非是孩子上了什么兴趣班,最后总靠小朋友们来活跃气氛。
我们像是被老一辈硬绑在一起扮演亲情戏码的独立个体,表演结束,我们又重新没了联系,各自奔赴下一个剧组。
人生,确实如戏。
·【5】《为了老舅的痔疮,妈妈退团了》
这个我可太有话说了,就是我妈本妈。
她是姥姥生的第二个女孩,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妹妹。
去年暑假,我妈说腿疼膝盖疼,我找代购给她买了几组氨糖,她吃了小半年,感觉有缓解。年底特意电话跟我说,这个药是真不错,问我多少钱一瓶。
担心她说我乱花钱,我不敢说实价,说:“不贵不贵,也就才50块一瓶。”
这是原价格打一折后的价。
电话那头的妈妈高兴坏了,马上给我安排了任务:“麻溜地,给你大姨小姨还有舅舅一人也买上6瓶。”
我惊呆了,大脑迅速过了一遍价格,小一万就这样被我妈给孝敬出去了。
不过,平时他们都挺照顾我的,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买了,又分别给舅舅姨妈发了快递。
今年四月初,我原计划给爸妈订个短程旅行团,去漳州海边玩几天。
我妈兴致勃勃地跟我聊,某某阿姨也去过,她说哪个景点必须要去,哪个酒店的哪道菜一定得去尝尝。
聊着聊着,她突然说,这么好的事让我问问大姨小姨有没有空。
有了之前的买药经历,我一听,心里直冒冷汗,连忙告诉妈妈:“机票和酒店我都已经给你们定好了!”
言外之意:计划已定,不容有变。
妈妈这一次倒是没让我给姨妈们一起订团,可临出行前两天,我妈突然让我把订好的机票退掉,她说什么也不去了。
后来,从表姐那里我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我妈撺掇着大姨和小姨,提议姐妹仨一起出去旅行,表姐们已经给大姨小姨订了同一个旅行团,姐妹仨每天聚在一起,戴着老花镜研究攻略,做了好几张计划表,结果因为舅舅割痔疮,姐妹仨硬是要留下来照顾。
“不是有表哥他们俩吗?”我略有不爽。
表姐笑了笑,说:“你还不知道她们几个,没喊我们回去伺候舅舅就谢天谢地了。”
·【6】《表弟买房的首付,妈妈让我凑份子》
我妈妈在家排行老幺,上有一哥一姐。我们三家住在一起,全都有自己的独栋小楼,且房子都只有几步距离。
我那年愈八十的外婆,平时住大舅伯家,每每茶余饭后,她都会踱着35码的小脚,挨个到我家和姨妈家里巡视。
说是巡视,她的行为更像顺手牵羊,巡视完总要揣点鸡蛋或者舀一碗排骨汤什么的带到我舅伯家。
我舅伯是被宠坏了的独子,什么都爱,就是不爱工作。
在我出生的那个农村老一辈的观念里,当姑娘的除了孝顺自己爹妈,还应该无偿地贴赔自家弟兄,且没有遗产继承的份。
再加上舅伯家过得衰,我外婆就更加理直气壮地薅自己的两个姑娘,来喂哺她的好大儿。
我妈对于外婆的顺手牵羊,不仅没有抱怨过,还说这也是另一种方式孝敬外婆,更可怕的是,她自己孝顺也就罢了,还要求我也孝顺!
逢年过节,加上外婆或是舅伯生日,妈妈必定会提前一个月给我发消息,“记得当天发红包”。当然,她自己的那一份也少不了。
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每次到了哪位长辈的生日,我妈就会在我们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像是昭告天下一般,发很长一串祝福外加无数个烘托气氛的表情,让大家一起送祝福。
那感觉不亚于在海底捞过生日。
今年初,舅伯家唯一的儿子,我表弟,大专毕业换了8份工作后,终于从他嘴巴里“满地黄金”的深圳回到了武汉,带着3万块的全部积蓄。
回到武汉第二个月,表弟说要买房,首付64万,舅伯一家全部资产凑一起10万块,欠54万的首付。
舅妈开始哭穷,扬言要卖掉老家30万不到的小楼,这一招,瞬间拿捏住了家里三个女人。
先是我妈给我发微信:“你表弟的房子现在就只差一点了,你意思一下借5万,凑一凑,舅伯家也不容易。”
接着是我80多岁依旧头脑清晰的外婆打电话:“你就这么一个舅伯,你舅伯就这么一个儿子,以后李家的大大小小事情都得靠他,你们回娘家也有人撑腰,你支持一下你表弟。”
最后是姨妈总是有意无意暗示我:“你表姐在北京供房子也挺困难的,还不是出了5万。”
按照我们那的方言说法,麻绳打草鞋,一代管一代,我孝敬我妈是天经地义,有必要被迫孝顺那个被宠坏的舅伯吗?
凭什么呢?!血脉觉醒后,我开始反抗。
表弟买房借钱,我一分没出。我妈气得又是捶胸口,又是躺床上耍赖不起来,但我压根不接茬。
今年十一,姨妈家表姐联系我,她的5万块打了水漂,表弟压根没在武汉买房。
“但亲戚之间,这种借,不就是给吗?”
·【7】《“你可以不孝敬我,但必须孝敬你这些叔伯”》
临近春节,每当周围有朋友或者同事开始计划春节去哪里旅游的时候,我就非常羡慕,因为我的春节,需要按照我爸的规划,挨个给家里长辈们拜年。
倒不是我不喜欢给长辈拜年,而是我爸让拜年变了味儿。
前两年,因为疫情影响,我们经济比较困难,如果按照父母之前的标准送礼,给三位叔伯送礼需要花小两万。
我直接在网上订了三箱那种包装比较精致,但是没什么名气的酒,当然价格也比较平价。
恰逢那年我怀孕,因为孕吐没能亲自上门给叔伯们拜年,就把东西转交给父母,拜托他们帮我送一下。
后来我才知道,我爸根本没用那三箱酒,谁也不知道他把那三箱酒丢到了哪个旮旯角,想起他嫌弃的眼神,我就来气。
我曾经质问他,有必要每年都是华子加茅台吗?以我的经济条件,也不是能随便送这种档次礼品的人。
我爸说,二姑家的表哥,给我叔叔拜年送的啥,小姑家的表妹送给大伯的东西价值多少钱,所以我也不能送太差的。
合着,我就是个他们长辈之间攀比的工具人?
作为一个90后,哪能被他们这种不正之风牵着鼻子走,于是,我以维护家庭和睦为由反抗,但每次都被我爸一句“你可以不孝敬我,但必须孝敬你的这些叔伯们”给噎住。
最后,我只能被迫孝顺,年年提着华子和茅台,装着一脸虔诚,挨家挨户给每一位长辈拜年,享受这裹着铜臭味的变味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