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志11公孙熙》最新章节。
公孙熙侃侃而谈,手指在地图上的东北窄路口处轻点,继续阐述着自己的战略构想:“如果在这东北边的窄路口能够安设两三座箭楼的话,此地便会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敌军想要从此处突破,难如登天。只是这路途实在太远,我们前去守卫会极为不便,而且耗费的粮草肯定是个天文数字。一座箭楼的建造费用高达六百多大洋,以咱们如今经济拮据的状况,先暂且搁置,等待时机成熟再说。”众人听罢,纷纷点头,计议已定,公孙度的襄平势力便紧锣密鼓地开始发展起来。
自从公孙熙和妹妹公孙绣这两大“绝世强者”穿越而来,公孙度的势力发展明显加快。公孙熙凭借着对三国局势的熟悉和游戏中积累的策略经验,在军事、内政等方面频频出谋划策;公孙绣则以高强的武艺,在军队训练和士气鼓舞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他们的发展速度虽有提升,却仍难以抵挡乱世中汹涌而来的危机。
就在他们的基础设施才刚刚建设完毕,钱粮储备还十分匮乏之时,公孙瓒这个强劲的对手出兵了。公孙熙望着城外扬起的滚滚尘土,心中暗自叫苦,不仅造箭楼的计划因缺钱暂时搁置,更糟糕的是,襄平的治安都下降到五十几了,乌桓却还没有出兵相助的迹象。
公孙熙看着公孙瓒的军队排兵布阵,心中一惊,好家伙,公孙瓒竟然亲自来了,再定睛一看,赵云也在军中。公孙熙不禁嘟囔道:“看来这赵云就是个大祸害呀!不过可不能杀了他,如此猛将,若能收入麾下,那可是如虎添翼。”此时,公孙瓒的骑兵已经发现了襄平东边的农田,开始大肆进行破坏。这可忍无可忍,公孙熙当即与公孙绣、公孙度果断出兵迎敌。他安排公孙康带着部分士兵巡查治安,以防城内生乱,自己则带领主力部队冲向公孙瓒的先头部队。
谁能想到,这无心之举竟带来了意外之喜。公孙康刚巡查完毕,乌桓军队就现身了。公孙熙见状,心中一喜,指挥主力部队一路将公孙瓒的先头部队引向襄平城下。而公孙瓒的后续部队见乌桓军队出现,马上调转矛头,对准乌桓骑兵及所谓的“贼窝”攻去。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经过一阵激烈的战斗,公孙熙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公孙绣的勇猛配合,竟然将赵云这个心腹大患给拿下了。公孙瓒却死活不肯单挑,即便公孙熙把他儿子公孙续都抓了,他也不为所动。
这一战终于结束,公孙熙赶忙清点损失,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原本三万人的部队还剩两万一,两座农场被毁,谷仓也受损严重,士气更是跌到了四十几,战马还剩一万四。公孙熙心中懊悔,自己还是托大了,公孙瓒的人力实在雄厚,麾下人才也十分充足。即便公孙度多了自己和公孙绣这两大强援,在这场战斗中依旧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且襄平城的富饶程度比不上北平城,这一战可谓是伤筋动骨。若是再打几次,虽说还能勉强支撑,但必然要多打很多仗,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更令公孙熙沮丧的是,被抓的赵云,公孙度父子几人轮番上阵劝降,放下手中事务一心劝说,结果赵云还是不为所动,拍拍屁股走人了。公孙熙咬咬牙,心中暗道:“不行,必须赶紧在路口建造箭楼了,不然老是让人家跑到咱们家里搞破坏,这损失可承受不起。”他深知箭楼不仅要建,而且不能只建一座,至少得两座,分别建在路口两侧,形成交叉火力,再在背后安排机动部队,一边修理箭楼,一边打击敌军,如此才能更好地降低损失。
于是,公孙度立马亲率一万骑兵去修建箭楼。由于资金有限,暂时只能先建两座。可这边刚一出兵,赵云和公孙瓒就又出兵了。公孙熙气得直跺脚:“这赵云真是个大祸害呀!他一来,我们就倍感压力巨大,这次碰上硬茬子了,箭楼恐怕建造不完。”危急时刻,公孙熙和公孙绣以及新加入的周仓果断出兵支援。
路口处,一场血战爆发。周仓虽然武力值有84,但在战场上却发挥不佳,很快就被敌军打成半身不遂,所带的部队也只剩下一千多人。更糟糕的是,他所携带的粮食也丢了,这对粮食紧张的襄平来说,损失巨大。要知道,现在每个人携带的粮食都是和兵马人数一样多,甚至还会少一点,城里的粮食储备也仅仅只能和兵力数量堪堪持平。无奈之下,周仓只能被调回襄平。
这场战斗依旧惨烈无比,但好在凭借着众人的顽强抵抗和地形优势,敌人被成功挡在了“国门口”,无法前进一步。而且敌军还陷入了两座箭楼的猛烈射杀之中,损失惨重,碰得头破血流。公孙熙看着在箭楼火力下狼狈逃窜的敌军,心中感叹:“这箭楼是真的很好用。”当时因为成功挡住了敌人,便没有多想增建箭楼的事,就这样战斗在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中持续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依靠着箭楼的防御优势,公孙度的势力在辽东逐渐站稳了脚跟。经过不断地招募士兵和训练,辽东的总兵力发展到了七万多。然而,粮食紧张的问题却始终困扰着他们。此时,袁绍也跟公孙瓒进行了好几次的激烈战斗,但都被公孙瓒一一化解。公孙瓒在蓟城和北平分别维持着三万多和两三万的兵力,实力不容小觑。
公孙熙望着地图,心中满是无奈和懊悔。他喃喃自语道:“要是公孙瓒只有一座北平城的话那就好办了,直接占领北平,招降所有人才,咱们的实力就能迎来一次暴涨,到时候统一河北便水到渠成。早知道自己要穿越,真不该整这地狱难度啊!太草率了。现在就算占领了北平,也仅仅只是增加了一座城池,钱粮会多一点,但整体实力的提高不会太大。更可恶的是,万一自己攻打公孙瓒的时候,袁绍也出兵把他灭了,到时候整个河北都是袁绍的,我们就只有东北这狭窄的一小块地盘,那可就麻烦大了。现在,即便是吞并了公孙瓒,局面也改善不了多少啊。袁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他身上割肉实在太难了,以前在游戏里我都不是这么玩的呀!”
但公孙熙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打倒,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不断寻找机会,制定更加周密的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实现自己称霸天下的抱负。他开始重新审视局势,分析各方势力的优缺点,试图从中找到破局之道。
在军事方面,公孙熙进一步加强了军队的训练和装备更新。他根据士兵的特点和战斗经验,重新调整了军队编制,将擅长近战的士兵组成突击队,配备精良的铠甲和长刀;将箭术精湛的士兵集中起来,组建了弓箭营,专门负责远程攻击。同时,他还命工匠们打造了一批新型的攻城器械,如投石车和攻城塔,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攻城战。
在经济建设上,公孙熙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扩大农田面积。他派遣农业专家深入乡村,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为了解决粮食运输和储存的问题,公孙熙组织人力修建了多条通往农田和粮仓的道路,同时建造了一批坚固的粮仓,确保粮食的安全储存。此外,他还积极发展商业贸易,与周边的部落和势力建立了贸易往来,用辽东的特产换取急需的物资,如兵器、马匹和药材等。
在外交方面,公孙熙开始积极寻找盟友。他深知仅凭公孙度的势力,难以与公孙瓒和袁绍抗衡,必须联合其他势力,才能在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往周边的小势力,向他们阐述公孙度的发展理念和合作诚意,试图建立起一个共同对抗公孙瓒和袁绍的联盟。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孙熙的努力逐渐取得了成效。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经济状况也有所改善,外交上也与几个小势力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然而,公孙熙知道,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挑战,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调整战略,才能带领公孙度的势力在这乱世中走向辉煌。
公孙熙深知,要在这乱世中突围,人才是关键。他命人在城中各处张贴招募贤才的告示,承诺给予优厚待遇与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没过多久,一位名叫田丰的谋士前来求见。田丰目光如炬、谈吐不凡,对天下局势有着独到见解,公孙熙与他相谈甚欢,当即奉为上宾。田丰进言道:“如今公孙瓒与袁绍相争,双方损耗颇大。我们可利用这间隙,一边巩固自身实力,一边离间他们的关系。公孙瓒虽勇,但刚愎自用;袁绍看似强大,内部却矛盾重重。我们可派人散布谣言,让袁绍猜忌公孙瓒与我们暗中勾结,使他们争斗更为激烈。”
公孙熙采纳了田丰的建议,暗中派出心腹,携带大量金银财宝潜入袁绍阵营。这些人在袁绍的谋士和将领中活动,故意透露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暗示公孙瓒有与公孙度联合对抗袁绍的意图。袁绍本就生性多疑,听到这些传言后,果然对公孙瓒产生了更深的猜忌。原本在与公孙瓒的对峙中就有所保留的袁绍,开始收缩防线,对公孙瓒的攻击也变得更加谨慎,这给了公孙度喘息和发展的机会。
与此同时,公孙熙加大了对军队的训练强度。他亲自制定训练计划,每日清晨便带领士兵们进行体能训练,长跑、负重行军等项目一个不落。午后,士兵们则进行军事技能训练,包括骑射、剑术、长枪术等。公孙熙还设立了奖惩机制,对训练表现优秀的士兵给予丰厚奖励,表现不佳的则进行惩罚。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士兵们的训练热情高涨,战斗力也日益增强。
在农业方面,公孙熙鼓励百姓种植耐旱高产的作物,如粟和大豆。他还组织人力修建水利设施,引河水灌溉农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公孙熙下令减轻赋税,让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在商业领域,他在襄平城内设立了专门的商业区,吸引各地商人前来交易。为了保障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孙熙制定了严格的市场规则,打击欺诈行为。
随着实力的增强,公孙熙开始谋划对外扩张。他将目光投向了周边一些势力薄弱的小城池。这些城池虽小,但地理位置重要,若能占领,不仅可以扩大领土,还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人口。公孙熙挑选了一支精锐部队,由公孙绣担任先锋,向这些小城池发起进攻。公孙绣武艺高强、勇猛善战,在她的带领下,乌桓军队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几座小城池。
然而,公孙瓒和袁绍也察觉到了公孙度势力的扩张。公孙瓒担心公孙度会趁机威胁到自己的后方,决定再次出兵攻打襄平。袁绍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进攻,但他也在一旁观望,等待着坐收渔翁之利的机会。公孙熙得知公孙瓒出兵的消息后,立刻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田丰建议道:“我们可利用之前修建的箭楼和周边的地形,设下埋伏。公孙瓒此次出兵,必定会经过那狭窄的山谷,我们在山谷两侧设下伏兵,待敌军进入山谷后,截断其退路,前后夹击,必能重创敌军。”公孙熙点头表示赞同,他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埋伏在山谷两侧,公孙绣则带领一支轻骑兵在山谷外引诱敌军。
公孙瓒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向襄平进发,当他们进入山谷后,公孙绣带领轻骑兵突然出现,向公孙瓒的军队发起攻击。公孙瓒以为是小股骚扰部队,立刻下令追击。当公孙瓒的军队全部进入山谷后,公孙熙一声令下,山谷两侧的伏兵纷纷涌出。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箭矢如雨般射向敌军。公孙瓒的军队陷入了混乱,他们被前后包围,无法突围。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公孙熙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们奋勇杀敌。公孙绣也在战场上大展神威,她手持长枪,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经过一番激战,公孙瓒的军队损失惨重,他本人也在部下的拼死保护下,勉强突出重围。
这场胜利让公孙度的势力声名大振,周边的一些小势力纷纷前来归附。公孙熙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充军队,将归附的士兵编入各个部队,进行统一训练。他还加强了对新占领城池的管理,派遣能干的官员前去治理,稳定当地的社会秩序。
但公孙熙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公孙瓒和袁绍不会善罢甘休。他必须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寻找新的机遇,才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