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志11公孙熙》最新章节。
公孙熙站在襄平的城楼上,望着远方,心中满是忧虑与思索。襄平这地方,实在太过偏僻,虽说有一座安平港,但与繁华的北平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公孙度原本还想着坐山观虎斗,等袁绍把公孙瓒给打残了,再过去捡个现成的便宜。谁知道袁绍如此不给力,连颜良都被公孙瓒俘虏投降了,实在是令人大失所望。
“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公孙熙暗自思忖,“必须主动出击。”此时,他敏锐地捕捉到一个绝佳时机:当下粮价不算高,而北平的军队经过几番折腾后只剩下三万了,更关键的是,赵云刚刚又被俘虏。公孙熙当机立断,决定趁此档口进兵北平。
排兵布阵的方略在公孙熙脑海中迅速成型。他深知父亲公孙度领兵经验丰富,便安排他带领冲车部队,毕竟冲车在攻城时作用巨大。而其余部队则清一色都是骑兵,骑兵的机动性强,能在战场上迅速穿插,配合冲车作战。公孙熙和妹妹公孙绣也全都披挂上阵,准备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大军出征,公孙世家的两支强大力量在辽西遭遇。一路上,遇到的抵抗势力中,公孙瓒的部队最为强劲,其他的小股势力相对容易对付。然而,即便如此,部队的损失也不少。好在公孙熙早有准备,他安排国渊带着大规模的运输补给部队随行。一旦前线有部队损失惨重,国渊就立刻率领补给部队前去补充,确保了军队的持续战斗力。
就这样,他们十分艰难地越过了北平东面的小寨路口,开进北平境内。由于有冲车的助力,攻打北平的过程虽然激烈,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费力。随着城门被攻破,公孙度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入北平城。进城后,大家先是追击围剿城外的残敌,而后一股脑钻进城里,开始着手招降敌军将领。这一战收获颇丰,成功招降了好几人,可惜的是,公孙续投降后没几天就病逝了,实在令人惋惜,毕竟公孙瓒一家在率领骑兵方面都是行家里手。而赵云却趁着混乱逃了回去,让公孙熙颇为懊恼。
拿下北平后,公孙熙依然是众人的核心智囊。在城中的议事厅里,他们接待了来自洛阳的天使。天使宣读旨意,任命公孙度为州刺史。这一任命意义非凡,标志着公孙度终于迈进了争霸中原的第一步。然而,喜悦之余,新的难题接踵而至。
公孙瓒还占据着一座蓟城,麾下文武官员还有13人,他把所有力量都捏成了一个拳头,集中力量办大事,短时间内想要攻克蓟城谈何容易。而且,万一在与公孙瓒拼得两败俱伤的时候,袁绍出来坐收渔翁之利,那可就前功尽弃了。再者,刚刚攻占北平,城里人心浮动,一片废墟,粮草殆尽,急需好好休整一番。此时,反倒应该防范袁绍和公孙瓒主动进攻。
于是,公孙熙一方面亲自带着众人在北平拼命搞内政。他积极招降俘虏,让他们为己所用;同时四处登庸人才,扩充自己的智囊团和将领队伍。在他的努力下,北平城逐渐恢复生机,百姓们开始重新安居乐业,军队的士气也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另一方面,公孙度在北平西侧的路口处精心布置了三座箭楼。这三座箭楼就像三把利刃,牢牢地守护着北平的西大门。相比之下,襄平那边才只有两座箭楼。有了这三座箭楼,防御堪称固若金汤,敌人若是来犯,必定会被射得抱头鼠窜,连亲妈都认不出来。
一切准备就绪,公孙熙他们满怀期待地等待敌人上钩,想着能抓捕点人才,壮大自己的势力。可是左等右等,敌人却迟迟不来。倒是在北平城抓到一个传播流言的徐邈,一查才知道是公孙瓒派来的。看来公孙瓒这是输红了眼睛,跟他们不死不休了。想想也是,公孙瓒跟袁绍打了那么多仗,一座城池都没丢,一名将领都没被俘虏,反倒是公孙度的辽东军,一出手就俘虏敌将,唯一一次主动进攻就是大决战,还一举拿下了北平城,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公孙瓒对他们恨得牙痒痒也是情理之中。
正在公孙熙他们考虑是否要主动出击的时候,局势陡然生变。袁绍大军突然出动,浩浩荡荡地直奔北平而来。公孙熙等人顿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好好逮几个袁绍的将领,壮大自己的实力。然而,就在他们蓄势待发之际,异变再次发生,公孙瓒竟然也出兵了。原来,袁绍大军想要进攻北平,就必须先经过北平西门口外面的一片大平原。这片平原地势开阔,交通便利,去蓟城也很方便,随时随地都能更改行军路线。公孙瓒深知,一旦袁绍大军通过这片平原,无论是攻打北平还是蓟城,他都将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所以,他不得不出兵,试图阻止袁绍大军的推进。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复杂局势,公孙熙迅速召集众人商议对策。田丰率先发言:“如今袁绍和公孙瓒同时出兵,且都冲着这片平原而来,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这片平原地势开阔,适合骑兵作战,我们可派出精锐骑兵,在平原上灵活穿插,寻找他们的破绽。同时,利用我们在北平西门口的箭楼,作为防守的据点,对靠近的敌军进行攻击。”
公孙康接着说:“大哥,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派出小股部队,佯装进攻袁绍或者公孙瓒的后方,让他们分心。这样他们在前方作战时就会有所顾忌,不敢全力进攻。”
公孙绣也不甘示弱:“我愿意带领一支骑兵,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给敌军来个下马威!”
公孙熙听着众人的建议,心中渐渐有了主意。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大家的建议都很不错。我们先按田丰所说,以箭楼为据点,派出精锐骑兵在平原上与敌军周旋。公孙康,你负责带领小股部队去骚扰袁绍的后方,注意不要与敌军主力正面交锋,以扰乱他们的部署为主。公孙绣,你带领骑兵在正面战场寻找机会,一旦发现敌军的薄弱之处,就立刻发起攻击。我和父亲则坐镇北平,指挥全局,随时根据战场形势调整策略。”
众人领命而去,各自准备。公孙熙站在北平城墙上,望着城外即将爆发大战的平原,心中既有紧张又有期待。他知道,这一战将是对他们势力的重大考验,如果能够巧妙应对,不仅能化解眼前的危机,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袁绍的大军率先抵达平原,他们列好阵势,准备向北平发起进攻。然而,还没等他们有所行动,公孙瓒的军队也赶到了。公孙瓒深知自己兵力不如袁绍,不敢贸然进攻,便在袁绍大军的侧翼扎营,与袁绍形成对峙之势。
公孙熙见状,立刻下令派出骑兵。这些骑兵犹如一阵旋风,迅速冲入平原。他们在袁绍和公孙瓒的军队之间来回穿梭,时而骚扰袁绍的侧翼,时而攻击公孙瓒的后方。袁绍和公孙瓒的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
与此同时,公孙康带领的小股部队也开始行动。他们绕到袁绍大军的后方,对袁绍的粮草运输队发起攻击。袁绍得知后方被袭,大惊失色,连忙分出一部分兵力回援。公孙瓒看到袁绍分兵,认为有机可乘,便下令向袁绍的正面发起进攻。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
公孙绣带领的骑兵在正面战场上找到了机会。她看到公孙瓒的军队中有一支骑兵部队出现了混乱,便立刻带领自己的骑兵冲了过去。公孙绣手持长枪,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她的勇猛激励着士兵们的士气,大家纷纷奋勇杀敌。公孙瓒的这支骑兵部队很快就被冲散,公孙绣乘胜追击,给公孙瓒的军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在北平城墙上,公孙熙和公孙度密切关注着战场形势。公孙熙根据战场上的变化,不断调整着作战策略。他看到袁绍和公孙瓒的军队陷入混战,便下令箭楼的士兵向战场边缘的敌军射击,进一步打乱敌军的部署。
这场大战持续了整整一天,袁绍和公孙瓒的军队都遭受了重创。他们意识到再这样打下去,只会两败俱伤,于是纷纷鸣金收兵。公孙熙见状,也下令召回骑兵。这场战斗虽然没有决出胜负,但公孙度的势力成功地阻止了袁绍和公孙瓒的进攻,并且在战斗中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战后,公孙熙开始思考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他知道,要想在这乱世中真正立足,还需要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寻找新的机遇。
战后的北平城,弥漫着一股混杂着硝烟与希望的气息。公孙熙明白,此次虽成功抵御袁绍与公孙瓒的来势汹汹,却只是暂时的喘息之机,绝不能掉以轻心。为进一步巩固统治,他把目光聚焦于经济复苏与人才培育。
经济上,公孙熙制定了一系列刺激商业与农业发展的举措。他在北平城内设立专门的市场管理机构,规范交易秩序,降低商户的赋税,吸引各地商贾前来贸易。同时,他组织人力修缮被战火破坏的农田水利设施,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承诺给予农具与种子补贴。为保障物资流通,他还拓宽并加固了通往周边地区的道路,构建起便捷的交通网络。
人才方面,公孙熙加大招募力度。他不仅派人前往各地张贴招贤榜,还亲自拜访城中的贤达之士,虚心请教治国安邦之策。不久后,一位名叫审配的谋士前来投奔。审配足智多谋,对军事战略与行政管理都有着独到见解。公孙熙与他促膝长谈,深感相见恨晚,当即委以重任,让他协助处理军政要务。
审配也不负所望,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他建议公孙熙加强对军队的训练与管理,打造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精锐之师。于是,公孙熙在审配的帮助下,重新制定军队训练计划。每天清晨,士兵们集合进行体能训练,长跑、负重行军、格斗技巧练习一项不落;午后,他们投入军事战术演练,模拟攻城、防御、野外作战等场景。为激励士兵,公孙熙设立军功制度,对作战勇猛、训练优秀的士兵给予晋升与奖赏。
随着北平局势渐趋稳定,公孙熙开始着眼于周边势力。他敏锐察觉,袁绍与公孙瓒经此一战元气大伤,短期内无力大规模进犯,而周边一些小势力因战乱动荡不安,正是扩张的好时机。公孙熙决定先从与北平接壤的几个小县城入手,这些县城虽规模不大,却拥有丰富的资源与人口,若能纳入版图,将极大增强自身实力。
公孙熙挑选一支精锐部队,任命公孙康为统帅,向周边小县城进发。出发前,公孙熙对公孙康千叮万嘱:“此去攻城,切记不可滥杀无辜,要以收服民心为主。进城后,安抚百姓,开仓放粮,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公孙康领命而去,凭借出色的指挥与士兵们的英勇作战,顺利拿下几座小县城。每到一处,公孙康都严格执行公孙熙的命令,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
与此同时,公孙熙在北平城积极筹备防御工事的升级。他命人在城墙周围挖掘更深更宽的护城河,增设城楼与瞭望塔,加强对城外的监控。在城内,他组织民兵巡逻,维护治安,防止敌方奸细混入。
随着势力不断扩大,公孙熙的名声也逐渐传开。一些有志之士听闻公孙熙的贤名与发展理念,纷纷前来归附。公孙熙来者不拒,根据他们的才能安排合适职位,为势力注入新鲜血液。在这乱世之中,公孙熙带领众人一步步朝着称霸中原的目标迈进,尽管前路荆棘丛生,但他坚信,只要团结一心、策略得当,终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