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77章 明军满响不可敌(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在此期间,江宁抽空前往皇家科技院,找到陈子龙,询问那两千顷土地上玉米和红薯的种植情况。

陈子龙一脸兴奋地说道:“下官已将两千顷土地全部种上了玉米和红薯,还从户部抽调了经验丰富的农官负责打理,再过些时日便能收获了。”

江宁听闻,兴奋不已,毕竟民以食为天,此事至关重要,丝毫大意不得。

随后,他拉着陈子龙来到田地查看,只见田地里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江宁激动得满脸通红,连忙笑着夸赞:“陈大人,您这可是为国立下了大功啊!”

陈子龙谦逊地笑了笑,回应道:“下官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不知丰收之后,江大人有何打算?”

江宁沉思片刻,说道:“先在直隶地区全面推行玉米和番薯的种植。”

陈子龙点了点头,接着又开口提醒道:“江大人,普通百姓向来不愿承担过高风险。

像这类新型作物的推广,必须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毕竟百姓们一整年的生计,全指望地里的庄稼。

要是朝廷强行推行,恐怕会事与愿违。”

江宁听后,也点头表示认同,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他自然清楚。

普通老百姓对新型作物的产量心里没底,心存顾虑再正常不过。

不过,他倒也不太担忧,此前查抄了诸多贪官污吏,收缴了大量土地,如今这些土地都登记在册。

他心中已有盘算,回头就把这些土地全部分发给无田可种的百姓,并且规定百姓需用其中一半土地种植土豆和红薯,另一半则可自由选择种植作物。

同时,朝廷再免除相关赋税,如此一来,相信百姓们定会乐意接受。

随后,江宁返回军营,径直找到赵率教,询问士兵的操练情况。

赵率教咧着嘴,满脸笑意地汇报:“江大人,自从军饷全额发放后,士兵们训练热情那叫一个高涨,末将操练起来,都格外顺手。”

江宁听后,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满意地点了点头 。

眼看到了中午吃饭时间,江宁便与赵率教一同前往军营伙房准备用餐。

如今这军营之中可没有专门给将军们开的小灶,所有人一视同仁,吃的都是同样的饭菜。

江宁拿起碗筷,和赵率教一道开始排队。

前边的士兵见了,纷纷行礼,想要让江宁和赵率教先打饭。

江宁一脸严肃,说道:“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都得讲究先来后到。”

他言辞坚决地拒绝了插队的提议。

这一举动,可把士兵们激动坏了。

以往那些军官老爷们,哪个不是作威作福,根本没把他们这些普通士兵放在眼里。

如今,江大人和赵将军以身作则,排队打饭,怎能不让他们感到兴奋和欣喜?

饭菜倒也简单,是猪肉、白菜、萝卜炖豆腐,搭配一碗白米饭和一个煮鸡蛋。

江宁和赵率教打好饭,随便找了一张桌子坐下。

这可把同桌的几名士兵惊到了。

江宁微笑着说道:“大家都坐下一起吃,别见外。”

随后,他开始询问这几名士兵在军营里是否习惯。

其中一名叫王毛的士兵拍着胸脯说道:“自从江大人整顿京营后,我们这些大头兵的日子好过多了。

如今每月军饷有二两银子,朝廷还一次性发了半年的,那可是十二两银子,足够俺一家老小吃用两年了!”

听到这儿,江宁满意地点点头。

王毛又激动地继续说:“以前那些勋贵老爷掌管京营的时候,根本不把我们当兵的当人看,吃的都是些糟糠剩饭,还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

现在天天能吃白面饼子、白米饭,顿顿还有肉和鸡蛋,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江宁笑着说道:“种地的靠粮食生活,当兵的吃军饷天经地义。

你们为朝廷当兵,将来要上阵杀敌,朝廷又怎么会亏待你们呢?

更何况天子爱民如子,对将士们的生活极为重视。”

最后,江宁又笑着看向王毛,问道:“王毛啊,将来你们可是要到辽东去打鞑子,你怕不怕?”

王毛神情严肃,立刻挺直了腰杆说道:“俺不怕!

鞑子也是人,不就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嘛,俺一刀砍上去就能把他给剁了。

就算不幸战死,还有朝廷会照顾俺一家老小,俺没啥可害怕的。

要是能侥幸立下军功,还能光宗耀祖呢。”

江宁听后,缓缓站起身来,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在场的士兵们,大声说道:“诸位兄弟!

在辽东有句话,叫做‘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是那些鞑子自吹自擂的话。

以后你们到了辽东战场,肯定也会听到这话。

但今天,本官要告诉你们另外一句话——‘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如今朝廷给大伙发的军饷足足的,上了战场,要是不幸负伤或者阵亡,朝廷都有抚恤。

这些事儿我也不多啰嗦了,我就只问大伙一句,将来到了辽东战场,你们怕不怕?”

一瞬间,所有士兵“唰”地一下全都站了起来,一个个涨红了脸,扯着嗓子齐声怒吼道:“杀建奴,立军功,保家卫国,我们不怕!”

那声音震耳欲聋,仿若滚滚雷鸣,在整个军营伙房里回荡不息 。

江宁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看向一脸认真的王毛。

这时,一旁的赵率教也开口说道:“江大人,士兵们士气如虹,军心可用啊。”

江宁再次点头认可。

随后,他扯着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诸位兄弟!

将来你们上了战场,如果不幸阵亡,为国捐躯,无需担忧无人祭祀。

前几日,天子跟本官提过,要修建一座大明英烈祠。

但凡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士,其灵位都将入驻英烈祠,享受香火祭祀。

每年,天子都会亲自前往祭奠,文武百官也会一同随行祭奠。”

这话一出口,士兵们瞬间沸腾了,一个个激动得满脸通红,齐声高喊:“大明万岁!皇上万岁!”

那呼喊声震耳欲聋,仿若滚滚惊雷在伙房内不断回响。

就连身旁的王毛,也激动得脸色涨得通红,赶忙急切地问道:“江大人,您说的这可是真的?”

江宁微笑着,笃定地点点头,说道:“君无戏言,当然是真的!”

王毛神情庄重严肃,说道:“皇上对我们这些大头兵实在是太好了!

俺王毛没啥大本事,就有一身的力气。

将来上了辽东战场,俺一定拼了命地杀鞑子。

要是战死了,能让皇上记着,俺也值了,不枉此生走这一遭!”

随后,江宁又接着说道:“回头本官会安排人教大伙读书识字,到时候大家可得用心学。

将来立了军功,当了将军,要是大字不识一个,那可不像话。”

此言一出,不少士兵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对于他们这些底层士兵而言,读书识字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在他们的认知里,当兵的就该一门心思杀敌立功,光宗耀祖,而读书识字那向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干的事儿。

人群中,一个年轻士兵挠了挠头,满脸疑惑地问:“江大人,咱们天天训练、打仗,学那识字有啥用啊?”

江宁笑着耐心解释:“用处可大了去了。

你们想想,往后要是指挥作战,得看地图、看文书吧,不识字咋行?

还有,要是给家里写信报平安,不识字怎么能把心里的话告诉家人?

再说了,读了书、识了字,你们能懂得更多道理,眼界也会更开阔,这对带兵打仗、保家卫国都有好处。”

士兵们听了,若有所思,纷纷点头,原本的疑虑渐渐消散,眼中多了几分对新知识的渴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