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凤弈商途》最新章节。
秋雨连绵三日,将青石路面洗得泛着冷光。苏璃指尖划过算盘珠,听着窗外雨滴击打瓦片的声音,像无数细小的算珠在天地间滚动。染坊新扩建的账房里,松木香气与墨香交织,十二本账册整齐排列在酸枝木架上,每一册脊背都用靛蓝绸布包裹,按月份标注着蝇头小楷。
“姑娘,崔家又截了我们两车蓼蓝。“韩九站在门框边,蓑衣上的雨水在门槛聚成小小的水洼,“说是检验货物成色,这一扣怕又是半月。“
算盘珠突然卡在苏璃拇指与食指之间。她望着窗外被雨水模糊的崔氏绸庄旗幡,那靛青底色上金线绣的崔字像条盘踞的毒蛇。“备三份礼。“她突然开口,声音比檐角垂下的雨线还冷,“一份给漕帮赵把头,一份送县衙钱师爷,最厚的那份...“她指尖轻轻敲打账册封面,“送给户部陈主事家的如夫人。“
韩九的蓑衣发出簌簌声响:“姑娘要动用暗账?“
苏璃没有立即回答。她翻开面前靛蓝封皮的账册,墨线勾勒的格子里,朱砂与墨色交替记录的数字如列阵的士兵。三个月前埋下的伏笔,如今该收网了。窗外的雨声中忽然混入马蹄疾驰的声响,由远及近,最后在染坊门前化作一声嘶鸣。
“来了。“苏璃合上账本,铜质包角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她抬手将鬓角碎发抿回耳后,摸到耳垂上那粒朱砂痣时顿了顿——这是原主身体留下的习惯,每当紧张就会无意识触碰这颗形如算珠的红痣。
前院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衙役铁尺敲打门框的威慑。苏璃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松墨的味道让她想起前世办公室里永远弥漫的咖啡香。当她跨出门槛时,脸上已挂好惶惑又恭敬的表情,十指在腹前交叠,指甲盖上的靛蓝染痕像是精心描绘的花钿。
十余名皂衣衙役将庭院围得水泄不通,蓑衣上的雨水在青砖地上洇出深色痕迹。为首的官员身着鸂鶒补子官服,腰间象牙算牌随步伐晃动,正是户部清吏司主事陈垣。苏璃目光扫过他官靴边缘沾着的红泥——从城东崔氏别院特有的陶土。
“苏氏染坊涉嫌匿税漏税,奉户部勘合,即刻封存账册核查。“陈主事展开公文时,袖口露出半截羊脂玉镯——与三日前崔家主母腕上那对如出一辙。
苏璃膝盖微曲行礼,垂下的睫毛遮住眼底闪过的冷光:“大人明鉴,小女子每月按时缴纳商税,从未...“
“放肆!“陈主事身侧的师爷突然厉喝,“尔等商贾惯会在流水账上做手脚,真当官府看不出来?“他枯瘦的手指直指账房,“今日便要叫你知道,什么叫做天网恢恢!“
雨势忽然转急,豆大的雨滴砸在瓦片上如同战鼓。苏璃背脊挺得笔直,官服补子上那只鸂鶒鸟在她眼中化作扑食的鹞鹰。她想起现代税务局突袭检查的那天,玻璃门外晃动的黑影与此刻如出一辙。
“大人既要查账,民女自当配合。“她侧身让出通道,袖中指尖悄悄掐算日期——距离谢景承诺的支援还有两个时辰。
账房里顿时挤满翻箱倒柜的衙役。陈主事端坐太师椅上,接过苏璃奉上的茶盏却不饮,任热气在秋雨中渐渐消散。师爷带着两个书办扑向酸枝木架,抽出账册时用力过猛,靛蓝绸布滑落在地,被官靴踩出泥印。
“洪武二十三年七月,收蓼蓝二百三十斤...“师爷尖声诵读,突然冷笑,“城西李家庄同年同月账目记载出货三百斤,这七十斤差额进了谁的腰包?“
苏璃静静看着师爷翻动账册的手指——指甲缝里残留着朱砂粉末。那是崔氏账房特有的标记习惯,用来标注可疑条目。她忽然端起茶壶添水,壶嘴倾斜时,一滴茶水溅在账册边缘。
“大人请看。“她声音轻柔如抚过算盘的指尖,“这处墨迹遇水不散,是因掺了明矾。而真正七月的那页...“她从书架底层抽出另一册,“在这里。“
陈主事猛地坐直身体。两本账册并列,同样的日期记载着截然不同的数字。师爷脸色顿时煞白,他显然认出了第二本账册的装帧——那是专门应对官府核查的“明账“,每一笔都经过精心计算,恰好卡在免税额度边缘。
“好个刁滑商妇!“陈主事拍案而起,茶盏震翻在案几上,茶水顺着桌沿滴落,在青砖地上汇成蜿蜒的小溪,“竟敢备两套账本欺瞒官府!“
苏璃不慌不忙跪坐在蒲团上,从怀中取出一把黄铜钥匙:“第三排书架后的暗格,还有一套账本。“她抬眼直视官员涨红的脸,“大人可要一并查看?“
空气骤然凝固。陈主事嘴角抽动,他当然明白商界潜规则——第三套账往往是见不得光的秘密。师爷却已迫不及待地抢过钥匙,书架移开的瞬间,尘封的松木香混着墨香扑面而来。
暗格中整齐码放着十二本绢面账册,月白色封皮上用银线绣着星宿图案。苏璃看着师爷颤抖的手指翻开第一页,上面详细记载着每笔“冰裂纹“染法的专利授权收入——包括崔氏绸庄上月偷偷使用该技术支付的罚金。
“这...“师爷喉结滚动,额头渗出冷汗。账册最后一页附着崔家主母画押的认罪书,朱砂指印鲜艳如血。
雨声忽然变得遥远,苏璃耳边响起现代导师的教诲:“真正的会计艺术,在于让数字说出你需要的真相。“她看着陈主事铁青的脸,知道第一局已经赢了。但真正的杀招还在后面——那套藏在染缸底部的密账,记录着崔氏通过陈主事向草原走私生铁的每一笔交易。
“大人!“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衙役慌张闯入,“谢家来人了!“
苏璃指尖无意识抚上耳垂。透过雨幕,她看见一顶青绸轿子停在院中,轿帘掀起时露出半截象牙白的算盘。轿中人并未现身,只递出一卷竹简。陈主事接过一看,顿时面如土色——那是他受贿的详细记录,连三年前收受的翡翠鼻烟壶都记载得分毫不差。
“下官...下官突然想起还有公务...“陈主事仓皇起身时撞翻了案几,公文散落一地。苏璃注意到其中一张盖着户部大印的文书边缘,隐约露出半角龙纹——那绝非普通查账令应有的纹饰。
衙役们潮水般退去后,轿帘才缓缓掀起。走下来的男子约莫四十岁,靛青长衫外罩着素纱褙子,腰间悬着的鎏金算盘在雨色中泛着暗光。他行礼时手指在算盘上快速拨动,珠子碰撞声竟与檐角雨滴频率奇妙地重合。
“莫怀远奉家主之命,特来助姑娘理账。“男子声音低沉,从怀中取出一册装帧奇特的账簿,“这是谢氏'天璇账'的抄本,或许对姑娘有所启发。“
苏璃接过账簿时指尖微颤。翻开第一页,熟悉的复式记账法映入眼帘,借方贷方分明如刀剑对峙。她抬头望向那顶渐行渐远的轿子,忽然明白谢景送来的是什么——不仅是援助,更是一种无声的认可。
暮色四合时,染坊终于恢复平静。苏璃在灯下细读“天璇账“,莫怀远静立一旁,时不时指出关键条目。当看到“漠北毛皮“条目旁标注的暗记时,苏璃瞳孔骤缩——那符号与她前世见过的走私标记惊人相似。
“姑娘请看这里。“莫怀远突然指向某页边缘的墨点,在灯下竟显出淡淡的金色,“谢家商队三月前在潼关截获的崔氏货箱,表面是丝绸,底层却藏着...“
窗外惊雷炸响,一道闪电照亮账房。苏璃突然按住莫怀远的手腕,因为他袖中滑出一角明黄绢帛——那是只有圣旨才能使用的颜色。两人目光在雨夜中相接,算珠声、雨声、心跳声忽然混作一团。
“姑娘的第三套账,可否让老朽开开眼界?“莫怀远收回手腕,语带双关。苏璃微笑起身,带他走向染坊深处。巨大的靛蓝染缸在阴影中如同沉默的巨兽,她伸手探入冰凉的液体,捞起一个锡铁密封的匣子。
当密账在灯下展开时,莫怀远的呼吸明显一滞。账册上用特殊药水记载的文字在烛火烘烤下逐渐显现,不仅详细记录了崔氏的走私网络,还标注着每条线路背后的保护伞——包括今日那位陈主事,以及更令人心惊的名字。
“姑娘可知这是诛九族的罪证?“莫怀远声音干涩。苏璃不答,只是将密账某页转向他——那里记载着谢家某支商队异常的路线变更,终点赫然是草原可汗的金帐。
雨声渐歇,檐角滴水声却更加清晰。莫怀远忽然深深作揖:“家主说得不错,姑娘确是...“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吹灭蜡烛。在突如其来的黑暗中,苏璃摸到耳垂上那颗朱砂痣,触感灼热如炭火。
染坊大门被撞开的巨响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火把的光亮透过窗纸,将雨后的庭院照得如同白昼。苏璃迅速将密账塞入袖中,却听见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
“苏姑娘可在?楚将军派我等护送染布前往边关!“
莫怀远长舒一口气,但苏璃注意到他悄悄将那片明黄绢帛塞回了袖中。当她走出账房时,十余名披甲军士已列队院中,为首的亲兵捧着楚陌的令牌,令牌下方压着一封火漆封缄的信笺。
亲兵递信时低声道:“将军说,'三套账本虽妙,不及真刀真枪'。“苏璃拆开信笺,里面只有九个字:亥时三刻,漕运码头见。
她将信笺凑近灯焰,火光亮起的瞬间,忽然想起密账最后一页那个被反复涂抹的名字——萧璟。这个在多个事件背后若隐若现的影子,此刻终于与账房先生袖中的明黄绢帛联系在了一起。
莫怀远在整理算盘时“不小心“碰翻茶盏,水流在案几上勾勒出蜿蜒的轨迹,恰似一条隐秘的漕运路线。苏璃蘸着茶水写下“盐铁“二字,老者微微颔首,又添上“海禁“二字。两人沉默对视,各自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风暴将至的预兆。
子时将至,苏璃换上一身靛青劲装,将密账缝入贴身的暗袋。当她吹灭最后一盏灯时,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算盘珠般的银色光点。远处漕运码头的方向,隐约传来货船起锚的号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