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李隆基的纨绔皇孙》最新章节。
韦坚当时收到诉状高兴的差点没蹦到天上去,如果韦坚要是看过小品《卖拐》肯定会说:“苍天啊!大地呀!真是出了一口气恶气呀!”
其实韦坚和李林甫两个人开始关系是很好的,并且两人还是亲戚。韦坚的妻子是楚国公姜皎的女儿,而李林甫是姜皎的外甥。这个姜皎前面介绍过就是李隆基的好基友。李林甫和韦坚两个人闹翻的主原因就是李林甫的妒忌心。
首先这韦坚是李隆基的三大财务总管之一,韦坚时任陕郡太守,在任上开凿广运潭,便利物资运输,终于解决了关中一直缺粮的顽疾,并且利用漕运不停的给李隆基捞钱,因为韦坚的卓越能力,李隆基对韦坚十分的赏识,不仅给韦坚加官而且还进爵,韦坚隐隐约约有入阁为相的可能。
李隆基的宠幸对于韦坚是好事,但是这却引起了李林甫的妒忌,李林甫就开始讨厌韦坚。其次韦坚为了能入阁为相就和当时的宰相李适之走的很近,这李适之我就不多说了,那绝对是李林甫的死对头,除了以上两条,这韦坚的妹妹还是太子李亨的妃子,李林甫可是和太子李亨势不两立的。
由于上面的种种原因李林甫就开始暗地里整韦坚,他对韦坚实行明升暗降,将韦坚升任为刑部尚书,但是却拿掉了韦坚所兼任的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勾当缘河及江淮南租庸转运处置使以及御史中丞,一下子就把韦坚圈在刑部断案去了,李林甫如此的坑韦坚,韦坚岂能善罢甘休,韦坚恨李林甫恨的牙根疼。
既然有了收拾李林甫的机会韦坚岂能不报仇,他立刻命人拿了所有参与者,甚至都没审讯直接就对元捴和萧炅上了刑,不管如何先出口恶气再说。
这萧炅和元捴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打了一个半死,二人怕剩下的半条命没了,所以不等审讯就直接招供了,韦坚也不含糊直接就将元捴秋后问斩,而萧炅则被安了一大堆罪,反正是能加上的罪都加上,最后直接判了一个罢官免职充军流放。
韦坚知道这样能未必整死二人,但是只要能恶心李林甫,而李适之知道这件事以后而是闻风而动,开始弹劾李林甫,因为这两人一个是李林甫女婿一个是李林甫所举荐的,怎么都弄牵连到李林甫身上。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李林甫的预想,李林甫为了挽回局势第一时间给李隆基上奏折认错,同时让自己在大理寺的亲信以及御史台亲信在案件审核中唱反调。
这样一来三司意见不统一,奏折就被送到了李隆基手里让李隆决定。
李隆基虽然老糊涂,但是也不是个白痴,他一看就看出里面的猫腻,他很想保李林甫,但是又怕韦坚那边咬着不放,他将朝中大臣想了一个遍都觉得派任何人去处理都不合适。
因为处理事情的大臣必须满足几个条件,首先这个人必须不是双方的人,不然双方肯定拉偏架最后会闹起来,其次这个人身份还不能低了,不然双方不配合怎么办,第三,这个人必须足够聪明。
李隆基也想过自己出面,但是李隆基又否定了,自己出面很容易失民心,毕竟死了人,自己如果包庇杀人者,对自己的帝王形象有很大的影响。
高力士作为李隆基几十年的好基友,他自然看出了李隆基的心思,于是就像李隆基推荐说:上次兵部铨曹奸利之事建宁郡王分寸拿捏的恰到好处,陛下何不将他叫来想想办法。
李隆基听了高力士的话心中大喜,同时他也想再试探一下李倓,看看李倓有没有开始站队,这样把他放出去自己也放心。
李倓看完奏折叹了一口气,然后将奏折缓缓递给了高力士。
这个奏折内容全部都是权利游戏,即便李隆基都没想过枉死的百姓至今还无钱下葬。
李隆基见李倓看完奏折于是问道:“倓儿你有什么看法?”
李倓明白李隆基让自己来就是让自己帮他想办法保住李林甫,李隆基之所以让自己来解决此事就是因为自己的身份。
李倓明白了李隆基的意图,自然就要顺着李隆基的意思。
李倓微微沉思了一下说道:“陛下此事无论谁出面都不太合适,陛下更不能直接出面。”
李隆基听李倓说完回道:“是呀!朕也是为此事烦恼!”
李倓接着说道:“不过!臣愿意替陛下出面!”
李隆基很满意笑着说道:“此事看似虽小但是兹事体大啊!你有把握吗?”
李倓一听知道李隆基对自己还是有点不放心,但是李倓又不敢直接说:这不都是你们内斗的原因吗?只要李适之、韦坚妥协了不就解决了吗?
李倓思索了一下说道:“陛下!常言说民不告官不管!只要死者亲属愿意撤诉就此事达成谅解,李适之和韦坚都是聪明人他们不会不明白这个理,再说即便他们不给我面子,难道还能不给陛下面子吗?”
李隆基很满意,微微一笑说道:“说的好!你需要朕做什么只管说!”
李倓想了想说道:“臣只需陛下一份死者赋税徭役减免诏书。”
李隆基想了想说道:“此举不合法度大臣恐怕会有反对意见,捴伤人理应有元捴做出补偿。”
李倓说道:“陛下!元捴伤人自有朝廷律令判罚,可是元捴也是朝廷官员,元捴外出公务代表的是朝廷,大唐律令没有此项,但是陛下可以以个人名义下旨慰问,此举定能提升陛下民间威望,将来青史也会留下一段佳话,众臣难道要反对陛下爱护自己的子民吗?”
李隆基作为皇帝他什么都不缺,但是这个名对李隆基来说却是致命的毒品。
李隆基有点小激动说道:“好!朕给你这道诏书。”
李倓带着李隆基的慰问诏书离开后,一路上李倓终于想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前几天李隆基为啥突然发火了,那根本就不是发火,那是在试探自己。
同样今天也是在试探自己就看自己的屁股往那边坐了,还好当时自己确实无心政事,想到此处李倓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其实李倓愿意接这事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带着杨悦离开华清池,不然他也不会亲自接这差事。
李倓离开华清池不是他怕杨三姐这狗皮膏药,他的女人整个长安城都是,多一个杨三姐少一个杨三姐那都不是事。
况且他也想领略一下传说中的“雄狐”到底是个什么玩意,竟让那么多男人愿意为他争风吃醋,他怕的是杨悦和杨三姐起冲突,他可以轻视任何敌人,但是从来不轻视女人枕边风的威力了。
李倓先是回了住处找到杨悦,把事情简单说了一下,杨悦没有任何留下来的意愿,那个杨三姐让她浑身不舒服,继续待在这里那个杨三姐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二人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就骑马回了长安,来时坐车走了好几天,回时骑马半天足矣。
到了长安李倓先把杨悦送回家,然后自己找了一个餐馆随便吃了点东西,接着马不停蹄的赶往刑部。
李倓去刑部不是为了见大牢里面的元捴和萧炅,两个已经不在棋盘上的棋子找他们根本没用。
李倓必须要先见见此事的关键人物韦坚,只要说服了韦坚那么一切都迎刃而解。如果韦坚说不通那么做再多的事也没有用。
李倓相信韦坚在官场混了几十年道理他比自己清楚。说到底韦坚和枉死的百姓一样很大程度就是为了一口气。韦坚和百姓不同的是他必须忍下这口气,让他见好就收,免得他不知道进退最后收不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