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从公元前222年开始,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开始大规模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
向四面八方延伸的驰道,这些驰道在规模和功能上类似于现代的高速公路。
驰道的建设实行了“车同轨”制度,即统一车轮间距,
以适应统一宽度的道路,这样的设计使得车辆可以在全国各地畅行无阻,均宽五十步(约相当于现代的69米)。
驰道的建设有着多重目的。
首先,它极大地方便了交通,有利于秦始皇对新统一的六国旧地进行有效管理。
其次,驰道的建设也主要是为了北方战争前线的补给,确保军队和物资能够快速调动。
此外,驰道的畅通无阻也为秦始皇出巡提供了便利,使得皇帝能够更有效地巡视和控制国家。
除了秦直道和秦栈道外,大部分驰道是在秦故地与六国旧道以及在秦征伐六国时修建的道路上基础上拓建而成的。
著名的驰道包括: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秦栈道、西方道及秦直道等。
秦始皇在扫灭六国后,为了更方便地运送征讨岭南所需的军队和物资,
命令史禄开凿河渠以沟通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
这项运河工程最终在秦始皇二十年至二十三年(前219年—前215年)修成。
灵渠的建设不仅沟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而且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
灵渠的凿通,使得秦兵在公元前214年攻克岭南,并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
自秦以来,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灵渠虽经历代修整,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2018年被国际灌排委员会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秦始皇在公元前216年颁布了“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
要求占有土地的农民自动申报自己实际占有的土地数量,并按照规定缴纳赋税。
这一法令承认了各类土地的实际占有状况,客观上推动了私有土地数量的不断发展。
为了统一土地度量制度,秦始皇改变了各地“田畴异亩”的状况,规定6尺为步,240方步为一亩。
这一亩制在后来的千年中大致保持不变,成为了中国土地测量的标准。
这一系列措施不仅促进了土地的合理分配,还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秦始皇的土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在经济政策上,与秦国历代国君一样,坚持“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的原则,
鼓励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
他认为“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即民众应当以农耕和手工业为生计,这是国家富强的基础。
在对商业活动有所抑制的同时,秦始皇也认识到商业对手工业和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因此并没有完全禁止商业,而是通过法律来加强管理。
秦朝设立了“漆园啬夫”、“司空啬夫”、“采铁啬夫”等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