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最新章节。
江泉市委小会议室内的气氛,比外面阴沉的天空还要压抑几分。关于雾江污染事件联合调查组组长人选的讨论,已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市委书记周海洋端坐主位,面色平静地听着各方陈述,指尖在光滑的会议桌面上有节奏地轻叩,仿佛在权衡着每一枚棋子的分量。
市长赵达康坚持推荐常务副市长孙耀东出任组长,理由是“便于统筹政府资源,高效推进调查”;而纪委书记李明则再次力荐副市长秦风,强调“专业对口,情况熟悉,决心坚定”。双方理由看似都充分,背后却是对调查主导权的激烈争夺。
秦风坐在一旁,神色沉稳,并未急于发言。他知道,在这种层级的较量中,过早亮出底牌并非上策。他在等待周海洋的倾向,也在等待另一个战场的消息。
争论似乎又陷入了僵局。赵达康语气强硬,寸步不让;李明据理力争,毫不退缩。周海洋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一直沉默的秦风脸上,忽然开口问道:“秦风同志,你自己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很巧妙,将焦点引向了当事人。秦风知道,表态的时候到了。他坐直身体,语气平和而诚恳:“周书记,赵市长和李书记的建议都有道理。调查组组长责任重大,既要敢于担当,也要善于协调,更要超脱于具体部门利益之上,确保调查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他略一停顿,抛出了深思熟虑的方案:“我个人建议,可以考虑由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陈志刚同志担任组长。陈书记长期在政法战线工作,原则性强,协调能力突出,位置相对超脱,能够有效统筹纪委、公安、检察等各方力量。由他挂帅,更能体现市委对此事一查到底的决心,也更容易获得各方的认可与配合。”
秦风推荐陈志刚,是一步妙棋。陈志刚不属于任何一派,资历老,为人正派,是典型的“中立且能力强”的干部。周海洋用他,既能避免直接激化秦、赵两派的矛盾,又能确保调查不被任何一方轻易操控,符合他平衡大局的需求。
赵达康闻言,眉头紧锁,想反驳,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陈志刚确实是个难以挑剔的人选,反对只会显得自己心怀鬼胎。
周海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神色,他显然也倾向于这个方案。他沉吟片刻,一锤定音:“好!秦风同志的建议很中肯。陈志刚同志原则性强,经验丰富,是合适的人选。就这么定了,联合调查组由陈志刚同志任组长,孙耀东、秦风、周文同志任副组长,李明同志负责纪委方面的协调支持。调查组要对市委直接负责,必须排除一切干扰,限期拿出经得起检验的调查结论!”
任命就此落定。赵达康派系未能夺得组长之位,虽不甘心,但陈志刚的出线让他们无法公开反对,孙耀东进入副组长名单也算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而对秦风而言,成功阻止孙耀东掌舵,并将相对公正的陈志刚推上前台,为深入调查扫清了最大的制度障碍,这已是战略上的胜利。
会议结束,秦风刚回到办公室,电话就响了。是周文打来的,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秦局,找到了!锁定了!”
秦风精神一振:“确定吗?什么人?”
“基本可以确定!”周文语速很快,“我们通过基站信号溯源和监控视频交叉比对,发现泄漏事件当晚,在废弃厂区附近异常活动的信号源和一辆无牌面包车,最终轨迹都指向了东风县环保局宿舍小区。经过人脸模糊识别和车辆特征比对,高度怀疑目标为该局环境监察大队的操作股长,王海涛!”
“王海涛?”秦风迅速在脑中搜索这个人的信息,一个基层技术人员的形象模糊浮现。
“对!就是他!”周文继续汇报关键证据,“技术分析发现,在泄漏发生前约一小时,王海涛的个人手机与一个未经实名登记的号码有过短暂通话。更重要的是,我们恢复了附近一个民用监控探头被覆盖的部分数据,画面显示,当晚确有一辆与描述特征相符的无牌面包车在相近时间段出入过该小区,驾驶室侧影与王海涛高度吻合!虽然还不是直接证据,但这条线索的价值极大!”
“干得漂亮!”秦风赞道,“立刻对王海涛进行秘密外围调查,摸清他的社会关系、经济状况、最近有无异常举动,但绝对不要打草惊蛇!”
“明白!已经安排下去了!”周文领命。
挂断电话,秦风心中波澜涌动。周文的技术手段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在纷繁复杂的迷雾中,直接指向了可能的执行者。这个王海涛,显然是被推上前台的小卒子,但抓住他,就可能撕开整个链条的口子!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关于王海涛的详细信息,通过周文和刘玉凤的渠道,源源不断地汇拢到秦风这里。
王海涛,男,四十六岁,东风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老资格的操作股长,技术出身,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家庭负担较重——妻子常年患病,儿子在读大学,经济压力很大。他在单位属于被边缘化的人物,但对监测设备操作和现场采样流程非常熟悉。近半年来,他似乎在牌桌上欠下了一些债务,但最近突然阔绰起来,不仅还了债,还给妻子换了新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有信息碎片拼凑起来,勾勒出一个典型的小人物画像:有专业技能,有家庭软肋,容易被利诱,且处于权力结构的底层,是执行隐秘任务的“理想”人选。
秦风看着这些材料,眼神锐利。他几乎可以断定,王海涛就是被赵达康派系在东风县的代理人选中并买通,具体执行泄漏操作的关键人物。他的专业技能确保了“事故”能按计划发生,他的经济困境和家庭压力则成了被操控的弱点。
锁定王海涛,意味着调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如何利用这个突破口,是关键。直接抓捕?时机未到,容易打草惊蛇,导致上线切断联系,销毁证据。放任不管?更不行,对手可能察觉后抢先灭口或安排其潜逃。
秦风沉思良久,一个“围三阙一,攻心为上”的策略在脑中逐渐清晰。他再次接通周文的电话,下达了新的指令:
“周文,对王海涛的监控要升级,但要外松内紧,确保他感觉不到被盯上。同时,想办法,通过非常隐秘的渠道,让他隐约察觉到一些风声——比如,让他‘意外’得知市里成立了高规格的调查组,技术手段很先进,已经掌握了一些关键线索。要给他制造心理压力,让他处于恐慌和犹豫之中。”
“秦局,您是打算……逼他主动?”周文立刻领会了意图。
“不错。”秦风语气冷静,“这种小人物,一旦感觉危险逼近,保护自己是第一位的。我们要给他留出一条‘生路’——那就是主动交代,争取宽大处理。刘市长那边,让她通过卫健系统的关系,以关心困难职工家属的名义,适当接触王海涛的妻子,传递组织的关怀,侧面施加影响。双管齐下,击垮他的心理防线!”
“明白了!我立刻调整布控方案,并和刘市长沟通细节!”周文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