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

第4章 大明阴影下的天顺困局(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印度河的水还泛着浑黄,刚打完仗的战场连血腥味都没散干净,古里港的议事厅里就挤满了人。大明调停使团的人坐在主位,郑和穿着一身绯色官袍,手里把玩着茶盏,眼神扫过两边 —— 一边是天顺朝的官员,个个面带菜色;另一边是帖木儿帝国的使者,脸色也没好到哪去。

“都别磨蹭了,” 郑和放下茶盏,声音不大却带着威压,“帖木儿的骑兵在印度河耗了半年,战马死了三成,再打下去,西边的奥斯曼人该抄你们后路了;天顺朝呢,三万大军折了一半,粮库都快空了,再打,德干高原都守不住。” 他把一份协议推到中间,“按实控线划界,互不侵犯,互通贸易,签字吧。”

朱允炆没在场,他躲在城堡的偏殿里,手指抠着椅子扶手,听着内侍的汇报。“陛下,郑和大人说,这是最好的结果了,要是不签,帖木儿说不定会联合拉杰普特人再打过来。”

“最好的结果?” 朱允炆猛地站起来,把桌上的茶杯扫到地上,“我本来能打下北印度!要不是大明拦着,我早就把帖木儿的人赶出去了!”

这话也就他敢在私下说。谁都知道,天顺朝能打赢这仗,全靠大明的援助 —— 送来的燧发枪、火炮,还有手把手教士兵操演的明军教官。可就在他想趁胜追击的时候,郑和却派人送来书信,说 “见好就收,再打恐生变数”,明着是劝,实则是逼他停手。

“陛下,签了吧。” 徐辉祖拄着拐杖走进来,胳膊上的伤还没好,“咱们现在没力气再打了,先稳住地盘,以后再做打算。”

朱允炆看着徐辉祖,又看了看窗外 —— 港口里停着大明的战船,炮口对着古里城,他知道自己没得选。“传旨,让户部尚书去签字。”

另一边,帖木儿的使者盯着协议,手指在 “互不侵犯” 四个字上反复摩挲。他刚收到老皇帝的信,说国内军备空虚,再不撤军,恐怕要出乱子。“好,我们签。” 使者咬着牙,在协议上盖了印,“但大明得保证,天顺朝不能再往北扩张。”

“放心,” 郑和笑了笑,“有大明在,谁也别想打破这和平。”

协议签完的第二天,大明的人就找上门了。先是大明皇家银行的管事,带着一叠文件,直接闯进天顺朝户部衙门。“王尚书,按之前的约定,从今天起,永乐新币就是天顺朝的法定货币,所有税收、贸易都得用这个。”

王尚书拿着文件,手都在抖:“这…… 这也太急了,咱们还有不少旧钱没流通完呢。”

“急?” 管事把文件往桌上一拍,“郑和大人说了,半个月内,所有旧钱必须兑换成永乐新币,逾期作废。而且,以后不管是存钱还是借钱,都得去皇家银行,利率我们定 —— 存钱给两分利,借钱要五分利,少一分都不行。”

王尚书想反驳,可一想到大明手里的兵权和贸易渠道,又把话咽了回去。他知道,这是大明要把天顺朝的钱袋子攥在手里,可他们连反抗的底气都没有。

没几天,更让天顺朝官员头疼的事来了 —— 所有外贸进出口,关税必须存在皇家银行,想用这笔钱,得先打报告,经大明使臣签字才能支取。“这不是把咱们的财政权都拿走了吗?” 户部侍郎跟王尚书抱怨,“以后咱们想修个路、盖个粮仓,都得看大明的脸色。”

王尚书叹了口气:“没办法,谁让咱们欠着大明的人情呢。”

朱允炆也知道这些事,可他正忙着另一件事 —— 推广汉化。他让人把《三字经》《论语》翻译成印度语,还想在占领区建学堂,让百姓学汉文、说汉话。“我要在这里重建建文王朝,让所有人都知道,汉人能在这里立足!” 他跟齐泰说,眼里满是憧憬。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印教材需要钱,建学堂需要钱,找先生也需要钱,天顺朝的国库早就空了。就在朱允炆愁得睡不着觉的时候,大明又送来了 “及时雨”—— 三百万永乐币的贷款,专门用来推广汉化。

“陛下,大明这是雪中送炭啊!” 齐泰拿着贷款协议,激动地说。

朱允炆接过协议,翻到最后一页,脸色却沉了下来 —— 贷款要存在皇家银行,每一笔支出都得让大明使臣审核,而且,还得用天顺朝的铜矿开采权做抵押。“这哪里是贷款,这是让咱们卖地!”

“可咱们没别的办法了。” 齐泰低着头,“要是没有这笔钱,汉化根本推不下去。”

朱允炆盯着协议看了半天,最终还是签了字。他太想证明自己了,太想在这里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 “建文盛世”,哪怕这盛世的根基,是大明给的。

就在朱允炆忙着印教材的时候,大明福记集团的人也在古里城忙活起来。他们在城外选了块地,要建天顺朝第一个大学堂 —— 福记学堂。

“招学生啦!不管是汉人还是印度人,只要年满十岁,能识字,都能来考!” 福记的伙计拿着大喇叭,在城里喊得震天响,“学费全免,管吃管住,学得好还有奖学金!最优秀的,还能去大明太学读书,毕业后直接在大明当官!”

这话一喊,城里的人都围了过来。以前天顺朝的学堂只收汉人子弟,印度人连门都摸不到。现在福记学堂敞开了招,还能去大明当官,好多印度人都动了心。

有个叫拉吉的印度少年,家里是种棉花的,从小就羡慕那些能读书的人。他听说福记学堂招生,连夜揣着两个烤饼,跑了几十里路来报名。“先生,我能考吗?我认识几个汉文字。” 拉吉怯生生地问。

招生的先生是个从大明来的秀才,他笑着点了点头:“当然能,只要你有本事,不管你是哪族人,我们都要。”

拉吉激动得差点哭出来,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有读书的机会。

福记学堂的课程也很特别,早上教汉文和儒家经典,下午教算术和格物(物理、化学),晚上还教印度语和当地历史。先生们既有大明的秀才,也有印度的学者,还有几个懂西洋学问的传教士。

“咱们要培养的,是能帮大明做事的人。” 福记集团的管事跟先生们开会时说,“不管是汉人还是印度人,只要忠于大明,能帮咱们管好大顺朝,就是好人才。”

与此同时,大明还在印度招工匠和劳动力,要送到美洲去。招人的告示贴得到处都是:“去美洲干活,每月五两永乐新币,管吃管住!干满五年,还能带着家人去大明定居,分田地!”

一开始,没人敢去。大家都听说美洲是个蛮荒之地,到处是野兽,还离印度十万八千里,怕去了就回不来。可大明的人很有办法,他们找了几个胆子大的铁匠,给了他们二十两安家费,让他们先去美洲,还写了信回来 —— 信里的美洲有宽敞的房子,大片的农田,还有好多从没见过的庄稼。

“真能赚那么多钱?还能去大明定居?” 一个木匠拿着信,半信半疑地问。

“当然是真的!” 招人的管事拍着胸脯,“咱们是大明的企业,还能骗你们不成?去了美洲,你们就是大明的子民,以后孩子还能去大明读书。”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报名了。有铁匠、木匠,还有好多没地种的农民。他们背着行李,跟着大明的人,登上了去美洲的船。临走前,好多人都对着古里港的方向磕头:“等我赚了钱,就回来接你们!”

朱允炆看着那些远去的船,心里不是滋味。他知道,大明这是在掏空天顺朝的劳动力和工匠,可他管不了 —— 那些人是自愿去的,大明给的条件太好了,他根本没法比。

“陛下,福记学堂的第一批学生已经招满了,有四百多人,汉人占一半,印度人占一半。” 徐辉祖拿着名册,跟朱允炆汇报,“汉文教材也印好了,已经发往各个占领区的学堂。”

朱允炆点了点头,拿起一本教材 —— 封面上印着 “建文御制” 四个字,可他心里清楚,这教材的钱是大明给的,印书的纸和墨是从大明买的,就连写字的先生,都是大明派来的。

“让各地的官员好好推广,务必让每个孩子都学汉文。” 朱允炆说,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力。

他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大明租界 —— 那里灯火通明,汉人商人来来往往,还有明军士兵在巡逻。他知道,天顺朝就像大明手里的木偶,一举一动都被操控着。可他不甘心,他还想在这里重建建文王朝,还想证明自己不是个懦弱无能的人。

“再等等,” 朱允炆对自己说,“等汉化推广开了,等百姓都认我这个皇帝了,总有一天,我能摆脱大明的控制。”

可他不知道,大明根本不会给他这个机会。郑和正在给朱棣写奏折:“天顺朝已用永乐新币,财政、贸易皆在我掌控之中。福记学堂招纳各族人才,日后可为我所用。朱允炆虽有野心,却志大才疏,不足为惧。”

远在北京的朱棣看完奏折,笑着对身边的朱高炽说:“允炆这孩子,还是这么天真。他以为靠汉化就能站稳脚跟,却不知道,他的根,早就被咱们攥在手里了。”

古里城的夜晚很安静,只有大明租界的灯火还亮着。朱允炆坐在御书房里,看着桌上的《建文实录》,心里满是憧憬。他不知道,自己渴望的 “建文盛世”,不过是大明为他编织的一场梦,一场随时可能破碎的梦。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