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第158章 三起三落:保持着足够清醒头脑的柳下惠,官场上却屡屡受挫(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在臧文仲的再次推荐下,公元前687年,柳下惠官复原职,担任上大夫士师,这个时候的柳下惠,已经34岁了。

34岁的年龄,正是大有可为之时。柳下惠确实也做到了在其位谋其政,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履职勤勉。很多人相信,柳下惠一定会继续得到提拔重用。

但是,有人却貌似故意要捣乱柳下惠的仕途,这一次不是鲁国人,而是齐国人。

公元前686年,齐国又出大事了,首先是强悍的齐国国君齐襄公被弑,接下来自立为君的齐前废公又被国人杀死,鲁国就这样,直接卷入了齐国这场激烈的内部权力斗争。

当时鲁国全力支持了流亡在鲁国的公子纠,努力帮助公子纠回齐国继任齐国国君,这与在莒国流亡而抢先回国即位的齐桓公结了大怨,齐鲁两国立即从联姻盟国变成敌对仇敌。

公元前685年,齐鲁爆发乾时之战,鲁国不幸战败。在齐国重兵压境下,鲁桓公无奈求和。

当时,根据齐国要求,鲁桓公被迫处死公子纠,并将当时追随公子纠的管仲、召忽逮捕并遣返回齐国,交齐桓公处置。

柳下惠就表示了反对意见。当时柳下惠的意见是,管仲、召忽乃当世大贤,应值得尊重。齐侯要求处死公子纠,那是他们兄弟间互相争位的必然结果,但不能涉及到忠心侍奉其主的管仲和召忽。

乾时之战,鲁国师出无名,主动讨伐齐国,故遭败绩。现在公子纠已死,齐国若再逼迫鲁国,那是齐国师出无名,鲁国根本不用怕。

如果鲁国按齐国要求遣返管仲和召忽,那将导致今后无贤人敢流亡鲁国,即鲁国无信于天下贤才,这对鲁国大不利。

“主公,臣以为,遣返召大夫和管夷吾,这定不是齐侯本意,乃有人故意给咱鲁国设的套,以达到让鲁国失信于天下贤才的目的。”柳下惠对鲁庄公道。

当时柳下惠慷慨陈词,而刚刚从乾时战役上捡回一条命的鲁庄公本就有火没事发,现在好不容易齐军统帅鲍叔牙提出只要鲁国杀了公子纠,遣返管仲和召忽即可退兵,你季禽却想当然拒绝齐军条件,一旦鲍叔牙发怒,命齐军攻打曲阜,曲阜能守得住吗?要亡国了,知道么?

见鲁庄公不听,柳下惠急了,再三恳求鲁庄公不要行无信无义之为。最后终于把鲁庄公惹火了,下诏免了柳下惠的职。

就这样,柳下惠第二次被罢官。

回到家里的柳下惠也不灰心,他就继续读他的书,治理自己的封邑,貌似这一次被罢官是再正常也不过的事了。

遣返齐国人的事,结果我们都知道,召忽不愿回齐国,当场就自杀身亡。而管仲回到齐国后,居然被任命为相国,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帮助齐桓公成就了春秋霸业。

尤其是当时柳下惠认为,如果齐军敢再进犯鲁国,师出无名必遭败绩。结果两国于公元前684年爆发的长勺之战,果然鲁军大胜。

想想看,如果当时鲁国顶住压力,重用已经在鲁国的管仲,管仲不是在齐国推行改革,而是在鲁国推行改革,那春秋江湖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景象呢?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柳下惠也继续过着自己的日子。结果过了四年,鲁庄公终于想起了柳下惠,他其实一直很后悔当时没听柳下惠的话,后悔放跑了天下第一大能臣管夷吾。

“把季禽召回来吧,官复原职。”鲁庄公下了命令。

柳下惠第三次出仕,继续担任上大夫士师。这个时候的鲁国,面临着来自齐国的巨大压力。那位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桓公打败齐军的曹刿貌似就昙花一现,为鲁国拼杀疆场的是大夫曹沫,但曹沫却是个常败将军,与齐军一连三战,均告败绩。

当时齐桓公已经在管仲等人的辅佐下,国家实力迅速提升,曾经山东大地齐鲁两雄相争的局面,完全成了历史。鲁庄公无奈,只好向齐国低头。

公元前681年,齐国和鲁国在柯地召开盟会,两国订立同盟条约。谁料,就在这个会盟现场,鲁国大夫曹沫居然劫持齐桓公,逼迫齐国归还侵占鲁国的城邑土地。

最后,齐国作出了妥协,归还了土地。鲁国貌似在这次盟会中得到了巨大利益,曹沫为鲁国作出了不朽的功勋。

回国后,朝堂上,鲁庄公兴奋异常,重赏曹沫。

谁都觉得国君应该重赏曹沫,曹沫更是得意洋洋。此时,柳下惠却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

柳下惠道:“主公,鲁国取得失地,并非是通过会盟和谈得来,亦非是师出有名讨伐得来,却是会盟现场劫持齐侯强迫得来,此乃大国失信之为。大夫曹沫私自行动,置国家信义于不顾,使鲁国从此被列国诸侯所看扁。臣以为曹沫不但无功,反而有过,应受到惩处!”

啊?你季禽脑子进水了?你口口声声说要讲什么国家信义,但信义讲来讲去,能把寡人的失地给讲回来吗?齐国这些年几乎年年侵略鲁国,寡人却束手无策。曹沫如此有胆色,完全不顾个人性命安危,劫持齐侯,不但替寡人出了这口鸟气,长了鲁国威风,更是令齐侯屈服,归还全部侵占鲁国的土地。这样的功劳,举国上下谁不认可谁不赞誉?偏偏是你季禽,居然说要惩处曹沫,你就是羡慕妒忌恨吧?惩处,好哇,寡人就惩处一下。

鲁庄公很火大,他也不跟柳下惠多讲什么,当场下诏,免去柳下惠士师之职。就这样,柳下惠再次被赶出了鲁国朝堂。

柳下惠没有多说什么,他认为自己没有错。国之信义无价啊,数百年来,鲁国能够与齐国抗衡,其中之一正是鲁国坚持着大周王朝宗邦诸侯应该看重的国家信义。

但是,这次柯地会盟,鲁国居然使用了下三滥的手段谋取了土地,这实在是太短视了。

事情真如柳下惠所想的那样吗?

是的。鲁国这个传统的礼义大国,居然在隆重的柯地会盟中以下三滥的手段谋求利益,后来被列国诸侯所看不起。曹沫劫盟,从长远看,是大大有害于鲁国。

这个大大有害,一是损害了鲁国国家信义,二是成就了齐国国家信义。

齐桓公在会盟时差点被鲁国的曹沫刺杀,结果不但没有对鲁国和曹沫实施报复,反而按自己的承诺归还了鲁国土地,列国诸侯都传诵齐侯讲信义。这样的国家值得依附,于是,当初也不怎么鸟齐国的一些诸侯国,如未参加北杏会盟的郑国、卫国等,主动要求与齐国会盟。

所以,柯地会盟的细节后来传将出来,非但没有让齐桓公有半点形象受损,反而越发受到各诸侯国的尊重。因为当时的春秋江湖,所谓礼崩乐坏,人们对于“信义”的渴求就更为突出。

齐桓公是在受辱的情况下签约的,但他没有报复鲁国,反而是坚定执行了盟约,虽然失去了几个城池,却建立了齐国的信义。而这种信义,为齐国真正称霸春秋江湖奠定了舆论基础。

从此,每次齐国召集诸侯会盟,不再是寥寥几国,而是几乎要求参会的诸侯列国都能参加会盟。如后来齐桓公主持鄄邑之会,幽地会盟,诸侯没有不参加的。齐桓公主持阳谷之会,贯泽会盟等,连边远的国家都来参加。

最终,齐桓公建立了统一的中原诸侯联盟,打出尊王攘夷大旗,南讨楚北伐戎,九合诸侯,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这一切,首先是基于一种列国诸侯对齐国的信义盛誉。这种信义,正是柯地的齐鲁盟约开始建立起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柯地会盟这段历史,以取回了失地的形式给予了鲁国最直接的国家利益,但损失了长远利益。从此鲁国完全被齐国压制,眼睁睁看着齐国的国家实力一骑绝尘而去,再也追赶不上。

但那个时候,当整个鲁国都沉浸在柯地会盟后的沾沾自喜中时,唯有柳下惠保持了清醒头脑。

但是,柳下惠貌似不大懂什么叫难得糊涂。他保持了清醒,却丢掉了工作。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