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人海孤帆首部曲稚梦成真》最新章节。
从一连串笔试被挑选出来的入围者,必须接受口试。那一天,我发现自己坐在被许多灰发的外国面孔包围着的长桌末端,真搞不懂我是怎么被挑选为渔业学的四名入围者之一。
「周先生,跟我们说说你自己吧。」坐在我对面、长桌另一端的委员会主席说。这让我回想起一年前,海事法庭对我发生船难所进行的审讯。
「周船长,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想起上一次经历的审讯过程,我想与其让他们用令人尴尬的问题来折磨我,还不如把事情的经过和盘托出。深吸一口气,我主动告诉他们:我是怎么从中学休学从军,在缅甸参战,出海捕鱼,以及在南海的东沙环礁发生海难的经过。
「你是在哪里学会说这样的英语?」一名美国口试委员打断了我的陈述。
「长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可能我用错了时态和双重否定,比如‘I says I did not see nothing’?。
「我是说,你讲的英语怎么会有斯堪地那维亚口音?」
「我曾经和挪威人一起捕鱼,长官。」
「你是说,有挪威渔夫在中国捕鱼?」
「不是的,长官,他们是从西雅图来的。」
「你是和他们一起来的?」
「不是的,我出生在北平。」
「可以不要叫我长官吗?周先生,你现在不是在渔船上。」
「是的,长官。」
接着,坐在桌子最前面的那一位对我说:
「谢谢你,周先生。你可以离开了。」
在船难调查会议中,总船长不就是这样对我说的吗?接着我就被解雇了。
两星期后,当我拿起日报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在进修计划录取的36人名单中看见自己的名字。
计划的目标,是训练当地人来取代农、工业复兴中的外国专家。日据时代,日本人限制本地人学习某些科目;而且在高等教育中,外国语文着重德文,而不是英文。为了选拔更多本地人,只有20%名额留给大陆来台人士。也就是说不管具备什么资格,大陆人在36名录取者中只占了7名。
看了一下被计划录取的人的背景,我被这些头衔震惊了:教授、博士、院长,以及各产业中的高级技术人员。
举个例子,有位在日本受过教育的工程师,在台湾大名鼎鼎的高玉树。他曾参加台北市长选举以失败告终。
还有一位曾在日本受教育的行政人员杨基铨;苏君莹和林朴两位,是台湾大学教授;赵广绪是拥有中国科技菁英学府清华大学硕士学位的化学工程师;钱唯襄是南京中央大学毕业的农业科学家。
其余的还包括几位医生和高级行政人員。我是七名被录取的大陆人,唯一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的,更别说大学学历了。我唯一的资格是五年的捕鱼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