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我觉得,失了面子,一定是要当面搏回来的。我记得,有一次我被同学用力按了头,那滋味真不好,我觉得是我的头低下了,同时尊严也低下了,猝不及防的屈服了。
于是当时我满脸通红,急了眼,但脸上依然挂着勉强的笑容,挪开他的手。
从那时候开始,我知道了,原来我不喜欢别人碰我的头,原来失不失面子是自己觉了算。
后来我释怀了,变得“大度”许多。终于,我发觉到,这并不是被不被别人碰头的问题。
而是,我容易急眼。
是的,开不得玩笑,我却没注意到,自己也常向别人开同等的玩笑。
曾经自尊心太敏感,总觉得自己哪里丢了面子,却又不敢处处讨回来。
因此,自尊的心与内向的心时时刻刻摩擦着,简直蹦出了火花,想也想不明白,于是整个内心无比地焦灼。
说起来,像是自作虐,好端端的,为何想不通。
我也无可奈何。不过好在,现在不会了。因为,“大度”了许多。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真是一句亘古不变的人生大哲理。
还记得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面的阿蒙将军。那么的残暴不仁,手起枪落,人命呜呼。他也曾试着学他人仁慈:“我赦免你。”
但他只学会这句话,且没有去等待,等待被“赦免”之人的感激涕零。短时间内,犹太人依然对他只有畏惧。最终他还是发觉,原来残暴的行径,似乎比“赦免”别人,做起来更轻松。于是,他还是举起了枪,瞄向了男孩的背后。
时代的悲哀在阿蒙身上凸显开来,但阿蒙即使仁慈,也没法改变那个时代。所以,他不如索性顺应时势,继续麻木不堪地做一个恶魔。
与之相比,主角的仁心爱意,好像最后给他带来的只有痛苦以及内疚。他得到了犹太人世代的感激,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但似乎已是够了。
其中的善恶衡量,我无权深问。大势的选择,推生微观主体的情感挣扎。这其中的感情,复杂且交集。只看结果,那么便是始终坚持一善的人,是流芳百世的佛生。
在本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的十恶不赦,有的救人浮屠。但若,要是改了本性,人生的轨迹我以为是难以捉摸了。因为能改一次,还可能会有无数次。
善恶,好坏,怂勇,喜怒,哀乐,都在一念之间。
牧神记里的佛子,成了魔。人人喊打的秦牧,成了圣人。
我只能说:心之所属,既为何物。
而作为旁观者,看着某些人物的变化,实在有些趣味,甚至为特定之人感到欣慰。
以自己内心的秤砣,评判其人所为,觉可惜,觉怜惜,又或是觉憎恶。欲欲有气,风评贯之,满了自己的八卦之心罢也。
其中又涉及本性,回归正题。
没有人喜欢改变自己,自然都是希望他人适应自己。当无可奈何时,只好默默改造本性,放宽底线。大多数时候是这样的。
面对困境,你可以大喊大闹;你可以把自己灌醉,发泄心中的不爽。但是当那一刻到来,你会明白,一切都要放手。
不管你是什么本性,人生都要学会释怀,去面对逃避过的东西,去原谅反向的离开,学会放下,就像那屋檐下能够专心发呆或编织毛线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