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元九年十一月初,南晏国北地朔风吹雪,阴气下微霜,天地皆白。
仙坞城位于南晏二十一州北端的龙鳞州南部,与凤羽州相接,故又有美名曰“龙凤仙坞”。
城外有着五里竹林,大雪之下仍未见半分颓势,反倒替仙坞城增添了七分仙逸,三分幽深。历年来往龙鳞、凤羽二州的游侠剑客,才子学士,都会在此歇一歇脚,试一试那据说神仙尝过也不愿返天门的“仙坞三绝”。
上官昭容《世景书》中便有着对其繁盛景象的记载:
“三百天人下碧竹,九千龙凤上仙坞。”
仙坞城内行人商客络绎不绝,虽然是凛冬大雪,叫卖声、言笑声仍然是此起彼伏。一名岁约舞象,身段挺拔修长的少年牵着一匹白色骏马缓步走着。
少年身披白毛裘衣,银带卷着三千烦恼丝,杏花眸子丹凤眼,目似寒星眉若剑。颜如渥丹,脱俗之资引得经过的妇女闺秀侧目连连,只道是哪位神仙摹画而出的玉人儿。
少年姓苏,名剑阁,明德慈院大夫子亲传弟子之一,同时也是苏子静的长子。南晏李氏江山,坐拥二十一州。在当今八王之中,异姓王便有着两位,分别为广安王宋云,清平王杨行密。八王之中,又以淮牧王李青势力最盛,封地最广。古沧、龙鳞二州皆属淮牧。
南晏开国皇帝依据战功大小而封各王,有的已故去,但也世袭罔替延续而来。其他七王大多有着一州的封地,最大的就是常陵王李英,也不过两州而已,而淮牧王李青却是有着足足四州的封地,其麾下将士骁勇善战,可见一斑。
出了仙坞城,就不属于淮牧的地界了。“仙坞三绝”名响淮牧四州,平时苏子静对吃的没什么要求,苏剑阁跟着他久居慈院内,纵然是本地的美食,倒也不曾尝过,此番若是错过,未免觉得可惜。
苏剑阁记得姐姐苏琰曾经提过“仙坞三绝”之一的“玉竹仙”,是以仙坞城外健壮翠竹种出的一种竹酒,成酒色泽金黄,酒质芬香浓郁,醇和甘爽,余味绵长。而偌大的仙坞城,只有在“南帛衣客”这一家酒楼才有机会尝到玉竹仙。苏琰当初去往中庆州求学的时候途径仙坞城,在南帛衣客尝过玉竹仙后便是赞不绝口,并且留下了一幅字:
“三两玉竹入豪肠,狂吟复醉酒一觞。”
苏琰本就是明德慈院大夫子的弟子,何况其惊才绝艳,有着不凡的书法造诣。虽然是女儿身,写的字却是宛若腾龙,苍劲有力,更是名传淮牧四州。南帛衣客便是一直将那幅字视为镇楼之宝,也的确因此招揽了不少客人。
苏剑阁还未踏进南帛衣客,店里眼尖的小二立马察觉出这是一位有钱的主儿,随即一脸笑意地迎了上来,一边接过缰绳,一边跟苏剑阁献殷勤,指望着能捞些赏钱。
“这位公子可真是气宇非凡,仪表堂堂,一看就不是普通人。不瞒您说,咱南帛衣客虽然算不得仙坞城最大的酒楼,但绝对也是能够上得了几分台面儿的。仙坞三绝您应该听说过吧?名列其中的玉竹仙可就只有在咱这一家酒楼才有机会尝到,这可是老板娘亲手种的,也是她从不外传的手段。就连苏琰小姐当初尝过了都舍不得走,甚至亲笔写下了一幅字,这可是千金难求啊,现在还挂在里面呢。”
苏剑阁抬头望向酒楼内,在其正对中门最醒目之处,便有一幅大字静静悬挂在那里,笔走龙蛇,如翻锦绣,这儿的客人也少不了对其谈论赞赏一番。
淮牧地处南晏北部边境,因周边常有战乱,崇武之风也由此盛行。甚至大街上也能看到不少虎背熊腰、一身横肉的粗犷汉子。直到后来明德慈院迁移至此,这儿的百姓也逐渐喜墨慕文,至今隐隐与尚武之风持衡,苏琰的字也就是因此大受追捧。
苏剑阁寻了一处坐下,便招呼小二上一壶玉竹仙和两碟小菜。
“公子,您这运气可是真好啊,老板娘她平时就喜欢四处游玩,很少会呆在酒楼里,因此能够喝到玉竹仙的人也是极少的,毕竟这酒可都被她一人藏着。前段日子老板娘也是一声不吭地消失了,昨儿晚上方才回来,正正儿地让您给赶上了。您稍等,这就给您温酒去。”
苏剑阁也是微微一愣。之前就听说玉竹仙是老板娘的绝艺,只是没想到竟然被老板娘收藏起来,出来一趟还让自己赶上了。那若是其他运气很不好的人,就算再有钱,岂不是也一辈子都无望品尝这玉竹仙了?
片刻后,苏剑阁便看到小二两手空空一脸古怪地返回来了。他先是上下打量了苏剑阁一番,随后一脸疑惑地开口道:
“公子认识我们老板娘?”
苏剑阁一脸诧异。
“我未曾来过此地,应该不认识。怎么了?”
“老板娘请您上楼一叙,玉竹仙和下酒菜皆已备好。”
苏剑阁不明所以,却是没有追问,递给小二一张不小的银票,在他满脸的震惊中转身上了楼。
“发了发了,这比我一年挣的都多。”
南帛衣客的二楼除了老板娘,基本不会有人上去,因此比下面倒是安静许多。
苏剑阁此刻看着一桌子色泽亮丽的菜和坐在对面的丰韵美妇,迟疑了一下,开口问道:
“老板娘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