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三世》最新章节。
武关城头的火把在夜雨中忽明忽灭,像垂死之人的喘息。戍卒陈胜蜷缩在箭楼角落,用豁口的陶碗接檐角滴落的雨水。雨水混着铁锈味——这是白日楚军火箭灼烧城垛后,融化的青铜箭簇渗出的毒液。他忽然想起两月前在频阳老家,也是这样的秋雨夜,里正带人拆了他家的茅屋,说那片地要划作军功田。
“陈伍长!都尉传见!“
同袍王狗子的喊声惊得陶碗坠地。陈胜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摸到左颊新结的血痂——那是今晨楚军鸣镝擦过的伤痕。当他踩着湿滑的台阶下城时,瞥见营寨东南角的马厩旁,三具盖着草席的尸体正被抬出。草席下露出半截楚式革履,脚踝处却刺着秦隶“骊山“二字。
中军帐内,新任关守杨熊正在油灯下擦拭蹶张弩。这个出身频阳杨氏的年轻将领,甲胄上犹带蓝田大营的黄土,指节却已被弩弦勒出血痕。当陈胜掀帘而入时,他正用匕首削去箭杆上的“骊山工曹“烙印。
“认得这个吗?“杨熊将箭镞掷到陈胜脚边。青铜棱面上刻着细小的“项“字,在血污中泛着幽光。
陈胜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三日前巡哨时,他在鹰嘴涧的溪石缝里见过同样的标记——当时同行的什长赵六突然腹痛如绞,死前抓着他的手说:“楚人要烧粮......“
“末将......“话音未落,帐外传来马蹄踏碎水洼的声响。杨熊猛然起身,蹶张弩已对准帐门。陈胜看见他太阳穴青筋暴起,像极了那日被车裂的赵成。
淋湿的羊皮地图在案上缓缓展开,斥候的指痕在“丹水“处晕开血渍。这个满脸泥污的年轻人左耳缺失,伤口还粘着楚地特有的蒺藜刺。
“楚军前锋已过商於古道。“斥候的声音像钝刀磨石,“打着'刘'字赤旗,但中军辕车挂着齐纛。“
杨熊的匕首突然插在“武关“二字上:“刘邦哪来的齐军旗号?“
“不是齐军。“斥候从怀中摸出半块烧焦的玉佩,“是临淄田氏的私兵,穿的是秦军旧甲。“玉佩上“田儋“的刻痕让杨熊瞳孔骤缩——这正是三日前蒙毅快马送来的金城垦田名单中,被朱笔圈注的名字。
陈胜突然跪地:“都尉!那日赵六临终说,营中有楚人细作会烧粮......“他的额头重重磕在湿冷的地砖上,“粮仓东南角的第三垛草料下,埋着火油罐!“
更漏的水声突然变得刺耳。杨熊抓起头盔的手停在半空,帐外传来此起彼伏的犬吠——是黑冰台驯养的獒犬,专门嗅探火油。
雨幕中的粮仓像头匍匐的巨兽。陈胜跟在杨熊身后,蹶张弩的弦绷得他指节发白。当獒犬突然扑向草料堆时,他看见一道黑影从垛顶跃下——那人穿着秦军制式皮甲,却用楚地缠头法裹住发髻。
“留活口!“杨熊的吼声被雷声吞没。陈胜的弩箭已离弦,穿透黑影右肩的瞬间,他闻到了熟悉的松烟味——这是骊山工坊特制的信号烟,昨夜刚随弩机运抵武关。
黑影在泥水中翻滚,突然扯开衣襟。陈胜的瞳孔骤然收缩——那人胸口纹着玄鸟图腾,腰间却挂着秦军百夫长的铜符。当杨熊的剑锋抵住其咽喉时,黑影突然咧嘴一笑,满口黑牙间溢出紫血。
“是丹砂毒。“随军医匠掰开死者下颌,“楚地死士惯用的招数。“
陈胜突然扑向草料堆。他的指甲抠进潮湿的秸秆,摸到陶罐上熟悉的“骊山“印记——这是上月才从咸阳运来的火油,本应存放在地窖深处。
蒙毅掀帘入帐时,带进一股裹着血腥气的夜风。杨熊注意到他的左臂用麻布吊着,伤口渗出的血渍在烛光下泛黑——这是楚军特制的毒箭。
“金城垦田的刑徒军反了。“蒙毅的声音像生锈的剑鞘摩擦,“有人散播谣言,说赐田诏是骗局。“
杨熊的指节捏得发白。案上的密报还摊开着,刘邦的劝降书字迹未干:“将军若降,河内百里尽归杨氏。“
突然有士卒跌撞进帐:“报!南门戍卒哗变,正在冲击武库!“
蒙毅的鸠杖重重顿地。杖头镶嵌的玄鸟玉珏突然碎裂,露出中空的夹层——里面藏着半枚调兵虎符,刻着“频阳蒙氏“的古篆。
“带着这个。“蒙毅将虎符拍在案上,“去骊山工坊找匠娥,她有陛下亲授的守城械图。“
杨熊的剑锋突然指向老者:“蒙公可知,你带来的五千刑徒军,有三成是楚地降卒?“
帐外喊杀声渐近。蒙毅缓缓解甲,露出满身伤疤:“当年蒙恬将军北逐匈奴,麾下也有楼烦义从。“他的指尖抚过胸前最深的箭疤,“陛下说过,秦人的剑,当为护民而出。“
陈胜蜷在武库墙角,看着同袍王狗子的肠子从指缝间滑出。这个昨日还说要领田娶妻的汉子,此刻正用最后的力气抓着半块玉珏——是他未婚妻的聘礼。
“告诉阿秀......田在东岗......“王狗子的血手在陈胜衣襟上抓出五道血痕。陈胜突然想起那日频阳拆屋,阿秀抱着被褥站在雨中的模样。她的发梢滴着水,眼睛却亮得骇人:“等分了田,咱们自己盖房!“
“轰——“
楚军的投石砸穿武库屋顶。陈胜在烟尘中摸到架秦弩,弩机上刻着“王氏“二字——正是他战死长兄的军功编号。当他把毒箭卡入箭槽时,突然听见熟悉的楚地小调——是那个胸口纹玄鸟的细作,临死前哼的曲子。
杨熊策马冲上南门时,火把照亮了他甲胄上的血字——是用王狗子的血写的“赳赳老秦“。蒙毅的白发在晨风中散乱如麻,鸠杖挑着楚军先锋的头颅。
“开闸!“杨熊的吼声撕破黎明。城墙暗门突然洞开,三十架蒙着牛皮的怪车冲出——这是匠娥按图纸赶制的“火龙车“,车腹中喷出的猛火油遇风即燃,将楚军阵线烧成火海。
陈胜在浓烟中眯起眼。他看见刘邦的赤旗在火中卷曲,忽然想起那日咸阳使者宣读赐田诏时,有个小吏往他手里塞了把麦种:“这是陛下亲选的宿麦,耐旱。“
当最后一支楚军鸣镝坠入丹水时,杨熊在尸堆中找到了陈胜。这个浑身是血的戍卒紧攥着半块玉珏,身旁的秦弩上刻着十九道新痕——每道代表一名楚军亡魂。
“都尉......“陈胜的独眼映着残月,“东岗的田......“
杨熊突然单膝跪地。他解下染血的披风盖住同袍,从怀中掏出皱巴巴的田契——这是今晨刚从咸阳送到的,上面按着子婴的朱砂御印。月光淌过“频阳东岗二十亩“的字样,像极了阿秀那夜发梢的水光。
蒙毅的白发在城头飘扬。他望着金城方向升起的狼烟,忽然将鸠杖折成两段——这是蒙恬将军的遗物,此刻成了丈量尸山的标尺。杖身裂处露出暗格,一卷泛黄的《商君书·垦草篇》悄然坠地,被鲜血浸透的简牍上,始皇帝的朱批愈发刺目:“后世若逢板荡,当复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