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家有仙妻玉面狐
- 西游狐妖,只懂媚术?软弱无力?法力微弱?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夫人乃积雷山摩云洞玉面公主,那不是牛魔王的二夫人吗?元芳怎会嫌弃夫人?夫人想必未曾听过孟德血脉。那老牛竟是为夫人亿万家财去的?占了洞府,连洞房都不入,就将夫人撵了出来,当真一瞎眼蠢牛!夫人带为夫去那积雷山,看为夫不解锁那牛魔王图录,铁扇公主图录,红孩儿图录,奖励果真丰厚,对了,夫人带我来此是为何?……夫人,你这大三口吐息之术,名字为
- 木子小蛙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归藏,连山》最新章节。
殷九又问起映月的行踪,虽然他推测映月应该没有落在他们手上,可是依旧不能完全放心。而且他始终疑惑,映月一个弱女子,便是逃得出王城,也应该逃不了多远才对,怎么海捕文书竟会一路下发到这里。那官兵告诉他,有一男一女跟在映月左右,那两人好生厉害,不仅寻常的官兵近不得身,连国师派出来的方术士也不是对手,他们正是一路南下,往这个方向来的,但具体逃去了哪个郡,他却不得而知。那官兵不懂得咒术,所以只以为国师派出的那些咒术师是一群会用方术的能人异士。殷九听他说一男一女,又听说此二人竟能在众高手中将映月救出王城,立刻便想到是青山和锦娘。殷九想起,在永平县的时候,他曾嘱咐过锦娘,回到王城后务必留意侯府的动静,时时照应。映月跟他们在一起,自然不用担心会落在官府手里,他也稍稍放下心来。只是这两人如今都是苍冥山庄的人,虽然此前锦娘答应听命于他,但那毕竟是以自己肯用《连山笈》替青山解燃心蛊之毒为前提的。可是,且不说《连山笈》上是否真的有解毒之法,便是真有,这《连山笈》他也从没见过,当日只是一心想要牵制锦娘为自己所用,才不得已撒了这个谎,现在却要如何来圆?况且,倘若他们反戈一击,用映月来要挟自己,那便又如何是好?
然而这些都还不是最棘手的,因为无论如何,他们总要先保证映月安然无恙。眼下真正麻烦的是,万川该怎么办。其实在刚看到榜文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想,既然连映月都被通缉,作为爵位继承人的万川又如何能够幸免?况且不归山与王室之间一向渊源极深,只要圣谕一到,不归山没有理由不将万川交出去。殷九想,不如趁现在抢先一步闯山救人。可是不归山又非同其他门派,且不说那名能够将灵赋扩散到整个云梦墟的高手其修为远在自己之上,便是掌门谭殊也不易对付。更何况,山上众弟子个个身负绝技,倘若群起围攻,自己便有三头六臂也绝无可能带着万川全身而退。既然此路不通,殷九心念随即又一转:倒不如以逸待劳,就在槐荫县静候。等国师派的人押解万川返回王城的时候,他就在路上把人救下来。那时,即便对方是千军万马,也好过硬闯不归山。
这样打定主意,殷九却突然意识到,这名官兵满口说的都是官话,想来应该是从王城一路赶来的。一问之下果然如此,于是便又问他国师派了多少人来,是不是为了捉拿万川?那官兵不敢撒谎,一五一十全说了。原来,殷九捉住的这些只是先行前来哨探的排头兵,真正的大军还在后面,正是为前往不归山缉拿乱臣之子上官万川而来。带队的乃是当今的振威将军葛通——那个在不归山上处处与万川为难的旒生葛雄正是此人的好儿子。
殷九暗忖,为了捉拿一个万川竟然连军队都出动了,想来对方已料到半路会有人来劫救,所以才如此兴师动众。殷九于是便问那官兵,他们缉了万川以后会从哪条路线返回王城。那官兵一愣,随即神色变得极为惶恐,额头上渗出油亮亮的汗来。只听他战战兢兢道:“将军吩咐……吩咐……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抓到靖安侯之子……就地……就地处死……有功无过。”
殷九听了大惊失色,那葛通说到底不过是国师的爪牙,此番必定是得了国师的授意。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国师在朝野中竟能横行无忌至此,不查不审,如此轻率便能随心所欲地处决王侯之子,着实令人胆寒。殷九本无心取他们性命,可惟恐放回他们后,葛通得知计划已泄,又再生出其他阴招。一咬牙,指尖“倏”地将剩下的一枚石子弹出。只见那官兵双眉间霎时多了个血窟窿,两眼兀自睁着,却一动也不能再动了。
从前在无相宫时,殷九从不觉得人命有何宝贵。宫中等级森严,刑罚严酷自不必说,主子对下属、仆婢更是尽可以随意处死,而下属、仆婢也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甚至人人都将为护宫护主而死视作无上荣耀。殷九很小的时候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便将人命通通视作草芥,就连他自己的性命,也不觉得除了献给尊主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价值,因此杀戮人命从无犹疑。可是自他十三四岁到了侯府以后,十几年里,仿佛见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世界。他终于明白,原来这世上不止有血腥与仇杀,还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人与人之间也不只是相互的算计和残害、奴役与利用,更还有手足亲情、鹣鲽深情、关照与体谅、宽容与忠心。尊主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对他说过,身为无相宫的杀手,最不应该有的感情就是仁慈。天下没有该杀与不该杀之人,只有能杀与不能杀之人。一旦心中纠缠于该与不该,出手就会迟钝,那是一名杀手死路的开端。
殷九将其他几名昏迷的官兵以同样的方式料理干净,看着横七竖八的一具具尸体,他心中突然莫名地烦躁。这条窄巷旁边是几处荒宅,虽然位置偏僻,可他仍担心会被人瞧见,于是从怀中摸出昆仑哨来,先是口中默念了一咒诀,随后将骨哨放在唇边轻轻吹动。那骨哨随着他吹动,立即响起“呜呜”的单调声响,与此同时,尾端抽出来无数耀眼的银丝。这些银丝朝四面八方漂游扩散开去,只一眨眼的功夫便已消失不见了。
这时,只听四下忽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由弱渐强,殷九便停下吹哨。哨声一停,却见无数米粒大小的黑色蛊虫,从石板下面、墙砖缝中密密麻麻地狂涌出来,瞬间汇聚成黑色的潮水,一层接一层,朝着躺在地上的七八具尸体漫了过去。这些蛊虫在尸体周围团团聚集起来,层层叠叠涌动不止,远看上去如同黑色的水面上漂着几具浮尸,场面甚是诡异恐怖。突然之间,聚集着的蛊虫朝每一具尸体的头部疯狂地涌去,又顺着七窍一股股钻进了他们的尸身,仿佛黑水渗入了孔洞,瞬间消失得干干净净。窸窣的声响比先前更大了些,几乎接近于吵闹,那声响正是从尸身当中发出来的。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响声停止了,那些蛊虫又原路涌了出来。它们进去时是黑色,可此时却都变成了血红色,成群结队地从尸体的眼耳口鼻中飞速泄出,退潮一般退回到石板下和墙缝中去。而那七八具尸体,随着蛊虫的泄出,顷刻之间干瘪下去,竟成了一张张恐怖的人皮。
血色的潮水退去了,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地上只留下七八张抽抽巴巴的人皮,而旁边的地面干干净净,丁点血迹也没有留下。那些以尸体血肉为食的蛊虫名叫“血狼蛛”,其小如蛛,嗜血如狼,昔日锦娘还是银瞳鬼使的时候,一向用昆仑哨驱策它们来打扫尸体。
杂沓的脚步声就在此刻远远传来,接着殷九便听见几个女子边说边笑朝这个方向来了。他忙右手一扬,巷口忽然一阵疾风漫卷而去。地上那七八张人皮被这疾风一吹,瞬间变成飞灰消散于空中。
04
这天晚上,殷九在客栈的房间里愁眉不展。他现下已经没法可想,如果白天那官兵所说不假,那么万川一旦落在葛通的手里就势必凶多吉少。这样看来,自己必须要抢在葛通之前把人救出来才行。虽然明知这一去必定有死无生,可摆在他眼前的路却也再没有第二条了。“破军有命何辞死,殉身无相以为荣。”他看着掌中的昆仑哨定定地出神,突然想起这句话来。这是无相宫人在殉宫或殉主之前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已有十几年没再听人提起过了,今日蓦地想起,似乎已经预示了一个不祥的结果。
殷九再次检查了自己的假臂,无甚必要地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如同剑客在大战之前必要擦拭自己的剑。擦剑并不能让剑变得更锋利,擦剑就是再下一次决心。殷久从不使用任何兵器,他的手就是他的兵器。这条假臂是鬼枢千机沈三爷,奉了青山的命令为他度身定做的。假臂与他断肢接触的部分有无数个微小的机关,而他通过长时间训练断肢的肌肉,可以灵活地触发这些机关,使假臂内部的上万部件互相咬合传动,进而让手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现在他已经十分习惯了这条假臂,操控机关也越来越精熟。沈三爷还调和了一种皮肤质感的特质凝胶覆在表面,平日又有宽大的袖袍盖着,所以任谁也瞧不出他这条手臂有何不妥。
现在时间还早,他要等夜再深一些才能行动。他坐到床上,头靠着墙,想要稍微睡一会儿养养精神,可是一闭上眼睛,脑中思绪纷杂便如万人吵嚷,喧沸不歇。一枚石子落在客栈楼下的石板路上,正对着他的窗子,发出“哒”的一声。殷九登时听出这石子是被什么人投掷而来,而且投掷的力道非同一般。他兀自闭着眼睛,心中却警觉起来。石子落在坚硬的石板路上,必然会向别处弹开,绝不会如现在这样只有一声响。想那石子此刻应该是嵌入了石板之中,可见投掷之人的内劲着实不小。
过了一会儿,又是“哒”的一声。殷九忙翻身下床,同时数掌挥出,熄灭了屋角的几盏油灯。他沿着墙角悄悄靠近窗子,又将窗扇打开一条小缝,往楼下一瞧,心下不禁骇然。只见窗子正下方的一块石板上,赫然嵌着两枚石子。每一枚都显然是以同样的手法、极强的力道投掷而来,因此在嵌入石板的一瞬间,周围顿时爬出数十道裂纹,而两枚石子击出的裂纹相互勾连,刚好隐约组成个“鬼”字。
殷九又惊又喜,这是无相宫的门人联络同伴时常用的手法,银瞳鬼使过去便惯爱用这个“鬼”字。正想着,一阵阴风猝不及防地袭进了屋子,屋角的一盏油灯被骤然点亮,灯下多了一张纸条。殷九忙去绰起来看,见上面只写了五个字:“西郊花神庙”。他无暇去多想,胸腔被一阵阵猛烈的力道沉重地撞击着,哪怕在决定去闯不归山的时候,他的一颗心也没有跳得这样厉害。他忙将纸条往袖中一揣,急匆匆地下了楼,先是来到自己窗下,脚尖在那块石板上草草地一碾,只听得脚下传来“咔咔”几声响,忘记去检查那“鬼”字是否已被毁得无法辨认,发足便往城西奔去。
这县城西面靠座小山,城郊山路纵横,林木繁多。依山路而建只有一座山神庙和一座花神庙。县上的人嫌这里路远,又不好走,因此一向没什么香火。殷九到了庙门口,反而不急着进去。他知道,如果锦娘他们确然在这庙里,自己一进去便有一个杀招在等着。这也是无相宫的规矩,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如果是通过暗记联络同伴,联络人必须在约定见面的地点先行埋伏。不论来者是敌是友,都要出一杀招先行试探。这是为了防止暗记泄露,有敌人假冒自己人。倘若来者果真是敌非友,这一招既出,当然就起到了先发制人、保护己方的效果;无相宫从上到下人人熟知这个规矩,所以必定会提前设防。假如不甚杀死了自己人,那也没什么好可惜的,毕竟提前设防还接不下这一招的废物,死了也就死了,反而省了日后专门花时间清理门户的麻烦。至于来者会不会是无辜的路人,又或者会不会是无意闯入的不相干之人,就根本不在这个规矩的考虑之内了。同样地,看到暗记前来汇合的人,不仅要提前准备好接招,反击之时下手也绝不能容情,这也是为了防止敌人守株待兔而采取的手段。
殷九几乎可以断定,刚刚那字条便是锦娘留给自己的。她先是留下了特殊的“鬼”字暗记以显示身份,又留下字条说明约见的地点,这错不了。殷九时刻提防着随时会出现的暗杀,但却没打算反击,因为他想到映月很有可能正跟她在一起。
殷九轻轻推开庙门,破旧的木头大门唱戏似的婉转地“呀——”了一声。四下里静得可怕,所以这一声就显得十分刺耳。殷九飞快地闪身进庙,突然听见黑暗里传来一个女子颤抖的试探的询问。
“殷大哥?”
这一声“殷大哥”让殷九的心猛地坠了下去,这声音曾频繁地出现在他脑海里、心海里、梦境里,却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现实里了。他循着声音往黑暗深处用力地张望,隐约瞧见一丛单薄的黑影子坐在在神像的脚边,身旁另有两个黑影子站了起来。
“嗬,可算来了。”是锦娘的声音。
殷九此刻感激周遭的一片漆黑,黑暗让他不必在意自己当下是一副什么神情。那两个两个黑影子,一个是锦娘,另一个是青山,他这时已经确信无疑。只是他还不确定中间的影子是谁——或者说,他在害怕中间的影子不是谁。直过了半晌,殷九才让麻木的舌根恢复了知觉,却只说:“联络碰头的规矩可是都忘了么?”
“可不是我们想坏了规矩,”黑暗中看不清锦娘的脸,但听她说话的调子却能想象出她那副半讥半嗔的神情。“大小姐倔得很,说什么也不让我们对你动手。”
殷九心中一动,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忽觉一阵温热的微微咸味无声地扑来。他还在恍惚之中,一团轻柔的黑影已经撞进了自己的怀里。紧接下去,号啕声在他胸口如同闷雷一般炸开,骤雨倾盆而下,浇湿他胸前的衣襟,浇进了他的心里。
自从家中出事以来,映月从没有这样痛快地哭过。得知母亲遭遇不测时,她虽也悲痛欲绝,但她更知道府上一场大难转眼即届。一夜之间,上官家满门良贱的性命全落在了她的肩上,她不能不管下人们的死活,更要抢在官府前头去寻找弟弟。好好哭一场她来说是奢侈的,有依有靠的人才有哭的资格。
逃出王城以后,映月随着青山和锦娘一路南下。这一路上,不断有官兵和国师派出的咒术师追杀。他们走到哪里,海捕文书便发到哪里,杀手便追到哪里,一刻也松懈不得。那些咒术师们眼线甚广,相互联络也十分迅捷,青山和锦娘担心暴露行藏,不敢随便使用咒术,途径郡县时也必须避开人群和市镇,因为很可能到处都贴满了映月的画像。到了晚上,要投个像样的宿头那是想也不用想的,能寻个山洞或者破庙遮遮风避避雨已算是交到好运,多数时候只能露宿在荒郊野岭。青山和锦娘自来就是江湖出身,比这恶劣百倍的境况也不知经历了多少,因而不觉得有什么。可映月从小被锦衣玉食地养在深闺,连王城都没有出过,这一路的苦楚对她而言可想而知。青山顾念映月的救命之恩,路上对她还算照顾。可他毕竟是个男人,行止坐卧多有不便。加上他的脸孔苍老傲狠,眉上一条刀疤更添凶煞,而且性格也极阴沉,所以映月总是离他远远的,不敢接近。至于锦娘,她本就觉得这大小姐是个累赘,救她出来无非是为了给青山换取解毒之法。又见青山对她处处照顾,心中便醋意大发,对她始终没有什么好脸色,间或甚至冷言冷语几句。这些时日以来,映月历尽颠沛流离,更兼时时提心吊胆,这些自不必说。而跟这二人在一起,映月却觉得比孤身一人更加寥落。虽则一想起家中剧变,内心所经受之痛苦犹如万箭攒心,可是在他二人面前,映月却始终固执地绝不让自己掉一颗眼泪。
现在殷九来了,她当下唯一能够信任的殷大哥来了。虽然看不清他的脸,但是她认得他的影子,认得他的声音和气息,连月来的悲痛、苦楚和委屈在这一瞬间如同滔天巨浪涌上心头,她别无选择,只好逃难一般逃进了这个可以放心依靠的怀抱。她太累了。
殷九下垂的右手轻轻抚上了映月的头发,两人此刻都暂时忘记了男女之防。他任由映月在自己怀里痛哭,却什么也不问,也没有说一句安慰的话,他的安慰全在他的沉默里。上官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殷九直到现在也毫不知情,可是黑暗之中他却也忍不住跟着流下泪来。
05
熹微的晨光给花神塑像蒙上了一层亮亮的灰色,地上的火堆还没有完全熄灭,这一夜十分漫长。
映月靠在殷九的肩膀上,脸上满是泪痕。她眼睛浅浅地阖着,睫毛偶尔不安地颤抖一下,似是要挣扎着醒来,却终究因为深深的疲倦而不能够。青山和锦娘靠着门口的一根柱子也在睡着,只有殷九一个人异常清醒,他从没有经历过如此难熬的一夜,此刻犹如劫后余生。
殷九偏过头,脸轻轻地贴在映月的额头上,心中痛如刀割。他从没见映月流过昨夜那样多的眼泪,也没听她说过那样多的话。她足足说了一整晚,每说两三句,不成调的悲声便将后面的话撕扯得支离破碎。从这些错乱的言语中,殷九慢慢拼凑出了来龙去脉。他怎么也没想到,在自己和万川离开王城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侯府竟发生了那么多事情。他当初虽然是为着一个目的才在侯府栖身,可是十几年过去了,那里的一切人事物早已在他心中占据了非比寻常的份量。他从没有把侯府当成过家,可不知从何时起,那里却成了他最想回去的地方。但是现在,他知道再也回不去了。曾经的无相宫,如今的侯府,他所珍视的东西一样一样从他生命里消失,像是某种循环往复的诅咒。他突然恐惧起来,尤其是此刻他贴着映月的额头时,这种对于莫须有的诅咒的恐惧简直深入骨髓。与此同时,一种恨不得立刻便要大开杀戒的愤怒和疯狂在他心中愈演愈烈。
殷九答应了映月,无论如何也要帮她去救父亲和弟弟。按轻重缓急来看,眼下最紧要的应是先上不归山把万川救出来。先前他自己孤身一人,想要闯山救人可谓是异想天开。现在多了青山和锦娘,虽说仍是千难万难,但也并非全无指望。殷九心中略一盘算,便对他二人正色问道:“当年各大门派合力颠覆我无相宫,致使尊主仙殒,少主蒙尘,无数宫人死于非命,你们还记得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何门何派?”青山锦娘听了均是大吃一惊,无相宫这三个字在江湖上早已成了禁忌,他们二人一向隐姓埋名以免惹祸上身,不料殷九竟然当着映月的面大谈前尘往事,这一句话显然将他们三个人的身份都揭开了。殷九瞧他们的反应,便知他们心中所想,叹道:“我在侯府藏了十几年,以月儿的聪明,还有什么是她猜不出来?”说着朝映月望去,见她果然并无惊奇的神色。其实映月对无相宫所知甚少,只是从父母的谈话中听得过一鳞半爪。此前家中曾来过几名不归山的道士,说要找什么无相宫的护法,她就是在那个时候才猜测到殷九的身份的。可是这些对她来说并不关紧要,因为她从不在意殷九到底是什么人。在她心里,殷九就是殷九,也只是殷九。又听他说:“等救出了川儿,我再把一切都告诉你。”映月轻轻点了点头,目光重新垂了下去,没说什么。
青山也跟着长叹一声,说道:“还有我们兄弟姐妹四分五裂,反目成仇,赤翎仙使至今生死未卜……这一切,都是拜不归山所赐!只要是无相宫的人,谁也忘不了这血海深仇!”
殷九精神一振,忙道:“旋鳌师兄说得没错!”他故意用旧时的名号称呼青山,好唤起他心中昔日的仇恨。只要他能与自己同仇敌忾,何愁策动其一道上山救人?殷九忙接着又道:“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原本都是孤苦无依的弃儿,是尊主将我们带回无相宫抚养长大,又传了我们一身的本事,这些往事,旋鳌师兄和陆吾师姐应该比小弟更加清楚。尊主对我等恩重如此,我们兄弟姐妹就是万死也难报其一。当日宫中大难,我等本应殉宫就死,但尊主临终前却将其唯一的血脉重托于我们四人。托孤之重其重如山,那时我们人人皆报死志誓要护少主周全。然而当日混战之时,各位师兄师姐怜我年幼,不顾性命引开劲敌,为我和襁褓中的少主换得一线生机,这一番恩义,小弟无日或忘。只可惜小弟无能,终究辜负了尊主和师兄师姐们的重托,还是让不归山的一干贼道将少主掳了去,囚禁在暗无天日的忘执塔中。这些年来,兄弟没有一日不想着上不归山报仇,救回被囚禁的少主。”锦娘听到这里心中不禁一震,抬起头来,却正好撞上了殷九的眼睛,于是忙又将目光移向了别处,又听殷九续道:“只是小弟势单力薄,而不归山上却高手如云,相形之下,殊矣尽矣。无相宫倾覆之后,各部各司的残余势力迅速被那些名门正派连根铲除,所剩下的就只有我们四名护法。小弟曾想将三位师兄师姐一一找回,合我们四人之力,一齐杀上不归山将少主救出。如若不成,便是一齐死在山上,也不算负了尊主的托孤之恩。可是小弟四处寻访了这么些年,始终没有秋凰姐姐的一点消息,连她是生是死也是不得而知。时间如此一天天过去,一切早就时过境迁,看样子就算再花上数年寻访,结果恐怕也不如人意,而少主却日复一日地在塔中受苦。所以我想——”
“你想让我夫妻跟你一起上不归山救人?”锦娘冷笑着截住殷九的话,“大护法这一番微言大义固然是冠冕堂皇之至,却不知心里真正想救的是少主呢,还是这位映月小姐的弟弟?”
殷九微微一笑,随即正色道:“陆吾师姐倒也不用出言试探,救少主是你我万死莫辞之责,而救川儿也是我非做不可之事。小弟藏身在上官家的这些年,靖安侯并其夫人对我竭诚以待,便是冲着这份恩义,我也势不能看着川儿落在葛通手里。”心中同时在想,何况川儿与我还有师徒情分,而且更关乎另一件大事。只是他现在还不能完全信任这两人,所以这些都不能说与他们听。他用眼色暗示映月不可多言,映月冰雪聪明,立即会意,当下兀自沉默不语。殷九接着道:“忘执塔的具体方位我已查探清楚,此番上山,你两位只去忘执塔救下少主便了,川儿我自会搭救,不劳你们插手。”
青山息事宁人的瞧了他一眼,说道:“既然一同上山救人,又何必分得那么清楚?上山以后大家见机行事相互策应也就是了。何况他们姐弟也曾经救过我一命,现下上官公子有难,我旋鳌又岂会袖手旁观?”
殷九听青山自称“旋鳌”,显然便是重新认同了昔日的身份,且话中愿意共同施为的意思也已再明显不过。他心中大喜,面上却不动神色,只看着锦娘,以目光相询。
锦娘被盯得老大不自在,只好说道:“便是要救人,大护法也须先得设法解了青山身上的燃心蛊才是,否则在山上发作起来,人还没救成,倒把自己搭了进去。我们来的路上,他就已经发作了两次,下一次发作可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
从王城南下这一路,锦娘所思所虑全都是如何利用好映月这枚棋子好为青山换得解毒之法。她并非未曾想过将其作为人质来要挟殷九,可她知道这其实是一步险棋,因为无论斗智还是斗力,自己都远不是殷九的对手。况且现在他还有《连山笈》傍在身侧,一旦失手,以后恐怕再难取信于他,如此一来,青山体内的剧毒也就再没有指望了。锦娘反复权衡之后,还是决定把映月好好地带到殷九身边,如果像老管家说的那样,殷九果真钟情于这小蹄子,此举便是卖给了他一个大大的人情,之后再借昔日同门之谊好生相求,胜算反而要大一些。可是自打见了面以后,那映月就一直哭哭啼啼,殷九则在旁温言软语,二人只顾叙话,始终也没给她合适的机会来相求此事。锦娘心想,这小蹄子一路上都没洒过一滴眼泪儿,却跑到这里来梨花带雨,拿捏男人的手段简直比聆花楼的姑娘们还厉害。正瞧得甚不耐烦,却没想到殷九在这当口策动她和青山一同去搭救少主。她胸口不禁猛然一悸,尤其是听到“忘执塔”这三个字时,心中更加五味杂陈,殊不是滋味。此事乃是锦娘此生最大的一块心病,即便殷九不提,她也早在伺机而动了。她本想替青山寻着解毒的法子以后,再将藏匿已久的真相据实以告,然后夫妻二人一同杀上不归山去,就算死了,一家人也能在阴间团聚。然而,殷九今日这一番话却令她顿觉峰回路转。此前她虽也曾想过利用搭救少主这个由头,再借殷九之力达成自己的目的。可是她和青山毕竟已经改投了苍冥山庄,若在殷九面前过于表现出对旧主的忠诚,似乎亦不足为信。所幸今天是殷九先开了口,岂不正遂了她的心愿?但锦娘素来心思缜密,同时又想到,自己这叛徒身份早已在殷九心中坐实了,他决计不致相信自己会突然态度急转。倘若他一提,自己便立即同意,说不定还是会使其心生疑窦。倒不如以退为进,趁此良机直言求恳解毒之事,这样一来,此事反而成了交换她夫妻二人出手相助的筹码,这显然比卖什么人情,叙什么同门情谊要有效得多,而且也能尽去其疑——毕竟突如其来的忠心并不可靠,但是一个让双方都有利可图的交易看起来却是那样的合情合理。
只这样三两句话之间,锦娘脑中便已推演了数个回合,她脸上始终挂着个浅浅的笑容,眼睛瞬也不瞬地望着殷九,等着他的回话。
殷九确实如锦娘所料,从没有指望她能对旧主有何忠心。只是对于青山他依旧还抱有希望。殷九了解他这位师兄不是个忘恩负义之人,所以只要策动了他,锦娘当然也不得不夫唱妇随。只是解毒一事实在棘手,如果直接拒绝,在这当口,只怕她夫妻二人不能与自己戮力一心,说不定更要生出其他变故;可若答应,自己又确实无法可施。正在为难之时,他心中忽然一动,便道:“陆吾师姐所虑甚是,小弟原该立即替旋鳌师兄解毒才是。只不过……只不过……”他故意支支吾吾闪烁其词,一面细细留心青山和锦娘的反应。
青山问道:“有何为难之处?”
“师兄有所不知。”殷九黯然道,“《连山笈》中固然有解毒之法,只是要解此毒需花上月余时间,而这期间须小弟每日以秘笈中记载的咒术替师兄打通奇经八脉,所耗功力甚巨。”他不等锦娘开口接着又忙道:“小弟并非吝惜修为不愿替师兄疗毒,只是大敌近在眼前,如果这时消耗太过,咱们上山解救少主之事便……”殷九内心实则深感谴仄,他想,旋鳌师兄救少主之心并非虚假,今日这番诓骗实属无奈之举,倘若能够顺利救下人来,日后必要替他设法解毒才是。
锦娘将信将疑地冷哼一声,道:“说来说去,大护法从前答允之事不过都是一纸空文!”她坚持称呼他为“大护法”,顽固地把他们之间的隔阂与敌意又重申了一遍。
殷九朝锦娘摊开手掌,一枚一指来长的骨哨躺在他的手心。“这枚昆仑哨也该物归原主了。”殷九说,“如果师兄体内的蛊虫再发作,师姐可用昆仑哨暂时压制。小弟另有一套‘景寒诀’相授,压制蛊虫时运行此法,可大大减轻师兄的痛苦。等我们把少主顺利救下来,那时寻个僻静所在,小弟必倾尽全力为师兄疗毒。”
锦娘看着殷九掌心中的昆仑哨,从前在无相宫时的那些回忆如雪片般涌来,一时间恍如隔世。她用两根手指轻轻捏起昆仑哨,眼眶一热,视线模糊起来。她迟疑不决地又回头去看自己的丈夫,见他一向肃穆的脸上突然多了些柔和的神情,接着他点了点头,锦娘也点了点头,然后将昆仑哨紧紧攥紧了自己的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