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2019年11月22日,清华大学公布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的成果,
第九辑整理报告共刊布了124支竹简,
包括《治政之道》、《成人》、《廼命一》、《廼命二》和《祷辞》五篇新发现的文献,均为传世文献中未见的佚籍。
这些文献的发布,不仅为研究战国时期的政治、法律和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也为理解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和法律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成人》篇作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文献,通过王与成人的问答形式,
集中阐述了先秦时期对法治观念、法律意义、司法制度、刑法原则的认识。
该文献与《尚书·吕刑》有对读之处,是一篇重要的法制史文献。
《成人》篇开宗明义地论述了法律在治国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法律是治国的纲纪,得之则兴,失之则亡。
篇中详细阐述了司法人员应秉心中正,兼顾公序良俗;
在案断刑狱时,要兼听“两造”(原告、被告)的陈述,广泛采证,稽查案件中的细微之处,并参考对比相关案例最终定谳。
该篇保留了大量先秦时期的法律用语,文句存在拟古倾向,释读难度较高,但其价值不言而喻。
《治政之道》共70简,约3230字,全篇气势恢宏,论说君者当自修德义,
施教化民,选贤任能,勤恤百姓,慎用武力,亲睦邻国。
该篇融合了典型的儒家思想,同时也包含了寡欲不争、节葬节用、四民世守其职等道家、墨家、法家思想,
体现出杂糅百家的特点,为研究战国时期的政治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外,清华简第九辑整理报告还包括两篇《廼命》,为君主告诫群臣、同宗忠君勤事、言语谨慎,勿强取豪夺,以保其宗室的禁戒之辞。
这些文献反映了战国时期君主对臣下的期望和要求,以及对维护宗室稳定和秩序的重视。
《祷辞》一篇则为祷祠地祇的告事求福之辞,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和祈求,
以及通过祷告来祈求国家和人民福祉的宗教文化。
2020年11月20日,清华大学公布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的成果,
该辑共收录了五种八篇前所未见的佚文,其中《四告》是清华简整理团队继《尹诰》《说命》《摄命》等篇之后,
又一次整理发布的书类文献,共四篇。
这些文献的发布,为研究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文化、天文历法、自然科技等领域提供了新的资料和认识。
《四告》全篇由五十支竹简组成,分别记载了周公旦、周公之子伯禽、周穆王满、召伯虎的四篇告辞。
第一篇是周公向皋陶祝祷的告辞,周公历数商纣的暴虐与周文王、武王的功业,希望皋陶护佑成王,选贤任能,维护“周邦刑法典律”。
该篇内容与《尚书·立政》密切相关,结构、文句多有相似之处。
第二篇是伯禽初封于鲁,祈求无有过失、长保鲁邦的祷辞;